2016-11-23來源: |
11月20日上午10點半,“水墨新語——京華美術館、中國藝術報道、河北美術學院第二十一屆藝術高研班導師觀摩展”在北京京華美術館舉行。本次活動由京華美術館、中國藝術報道編輯部、河北美術學院主辦,北京藝報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藝術視野編輯部、藝報網、北京元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辦。參展的藝術家以京華美術館、中國藝術報道、河北美術學院藝術高研班導師為主體,其中著名國畫家有(以姓氏拼音為序,排名不分先后)陳洪麗貞、陳世中、戴啟發、馮志光、胡林、黃淳波、劉乃倫、孫延祥、蘇童、王煥波、王巨亭、王藝千、武仲時、楊濟淮、余為民、趙英旭等。此次觀摩展共計展出160多幅作品。參展高研班導師及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余昌宇導師出席開幕式,先后發言并剪彩。觀眾數百余人參加開幕式,中國藝術報道主編、京華美術館長劉振虎致答謝詞,隨后對參展藝術家頒發了京華美術館國畫藝術委員會聘書,參展高研班導師和觀眾合影留念。開幕式由京華美術館副館長李麗主持,展覽持續到11月26日。 江山代有風流,筆墨當隨時代。展覽共匯集了16位當代中國畫名家最新創作的精品力作160余件,呈現出當代中國畫家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對于當代性的思考。其題材涵蓋廣泛,表現工寫各異,風格互有不同。作品通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現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傳統藝術境界,體現了中國畫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的認識,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力求將傳承與創新的中國畫在當代社會的真正實力展現給觀眾。 展覽不僅是為藝術家搭建的展示才華的重要舞臺,更是希望能通過藝術家的優秀作品表現他們的創新精神、創作熱情和對社會的人文關懷。本次展覽多樣化的題材、內容與形式風格共存,體現了藝術家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藝術創作的新思想、新角度,反映當代藝術的新發展、新特點。尤其是對藝術的大膽探索和創新精神,使作品更富有個性、富有朝氣。展覽作品思想情感、筆墨形式、藝術風格緊隨時代,以傳承、兼容、創新的思維,來表現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和諧之美。這些作品貼近生活、貼近自然,藝術地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和藝術家對自然深刻的人文關懷。藝術家扎根生活、關注時代,濃墨重彩地描繪神州山河新貌和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北京藝報國際文化藝術機構是一家極具發展前景、在業界極具影響力藝術傳媒機構,是一家集培訓、圖書、活動、展覽、論壇、評選、出版、盛典、網站、電商于一體的文化藝術交流企業。多年來,北京藝報國際文化藝術機構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組織各種藝術展覽活動,出版學術著作、刊物,積極開展品交易,并通過卓有成效的教學培訓,為中國藝術培養了一大批藝術人才。在我國藝術創作、學術研究、藝術教育、藝術營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和積極的推動作用,并在海內外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為中國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幕式由京華美術館副館長、著名畫家李麗主持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王巨亭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煥波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防空兵學院副教授楊濟淮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人民書畫院藝術創作院副院長兼秘書長趙英旭發言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水墨研究院研究員蘇童發言
中國美協會員、膠州市美協副主席劉乃倫發言
懷化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胡林發言
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馮志光發言
仙桃市美協名譽主席戴啟發發言
大石橋市文聯副主席武仲時發言
一級美術師、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陳洪麗貞發言
中國民居畫會副會長黃淳波發言
北京中韓藝術聯盟顧問陳世中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余昌宇工作室畫家余為民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導師余昌宇總結發言
京華美術館館長劉振虎致答謝辭 注: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場,也不代表收藏界的價值判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