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來源: |
主辦單位:九江美術館 九江畫院 協辦單位:江蘇省國畫院 逸空間 展覽日期:2016年11月06日——2016年11月15日 開幕時間:2016年11月06日 10:00 策展人:趙玄曄 參展藝術家:徐樂樂 胡寧娜 展覽地點:九江美術館(江西省九江市潯陽區南湖支路4號) 媒體支持:雅昌藝術網 藝術中國 99藝術網 卓克藝術網 今日藝術網 中國藝術展訊網 網易藝術 新浪收藏 搜狐藝術 騰訊文化 新浪當代藝術 大美術
前 言
文貌,古義是禮文儀節,今義多指文化面貌或人文面貌。金陵,南京的舊稱,古有“天下文樞”之喻——天下文化的中心,這是明代萬歷年間南京重建文廟(夫子廟)時對其文貌一個概括的描述,可嘆其時金陵文貌之盛。同期萬歷年間還出現“西學東漸”,中西文化交流進入一個新起點,萬歷十年(1582年)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中國傳教,帶入西方的插圖書籍,繪制第一張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圖》,后來還將油畫引入中國,這其中新入眼簾的繪畫圖式對當時以及后世的中國繪畫甚至中國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還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繪畫之于文貌,意義非凡,成教化助人倫,往往比道德文章的作用要更直接更靈活,繪畫對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同時也形象地反映社會人文面貌。今天的金陵文貌,鑒于我們學識、認知、信息、視角等種種局限,并不能究其全面,但通過此次展覽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窺其一二。
藝術家徐樂樂從中國傳統出來,青年時受過西方現代派影響,后毅然堅守傳統中國繪畫,深耕筆墨線,作品意趣盎然。繪畫之余,常集所能集之“好玩”之圖,粘貼于筆記間,不膩于傳統,卻多疑于古今中外之所見,其《開臉集》自撰文更是入木深邃,一絲一寸皆出于心手繪事之間。
藝術家胡寧娜少小學畫,后入傳統繪畫教育,丹青脈絡有序,潛心多載,強調生活美學,愿予美學去影響城市文明。題材多變,思維常新,作品形式豐富多變,融匯中西,盡顯繪事風采,永不停歇對美的追求,是她的執念。舞蹈、歌劇、時尚她都饒有興趣,縱向涉獵藝術的多方面,想象力極為豐富。
此次金陵文貌——徐樂樂胡寧娜雙個展,展出的是當下兩位著名藝術家的近年作品,中西交融是其中的一個亮點,兩人不管是從她們的創作理念、創作題材,還是表現方式、社會影響,都飽含個人特色,且成果卓然,是當下不可多見的。兩位藝術家都生活工作于江蘇南京,有半個多世紀的跨度,其人其畫皆深受金陵文化之浸潤與蕩滌,可謂各具其能、各顯其彰,也都有大量深受觀者好評的作品問世,誠然她們女性的視角與獨特的藝術想象力相糅合,更添一份金陵文貌之曼妙。
——趙玄曄 2016年10月29日于香溢紫郡
展覽現場
資料提供:九江美術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