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來源:中國美協 |
展覽現場
版畫藝術在當代的發展是整個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央美術學院于2016年發起成立國際學院版畫聯盟,并于同年9月在太廟藝術館舉辦國際版畫大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表示,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的成立意味著國際不同美術學院在版畫專業教學及版畫研究創作中有了一個新的平臺,是促進版畫當代發展與版畫教學國際交流新的契機。
2017年11月7日上午,國際學院版畫聯盟2017年最新活動——“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版畫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國際學院版畫聯盟承辦。國際學院版畫聯盟主席、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王華祥擔任總策展人,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版畫系系主任皮特·博斯蒂爾(Peter Bosteels)、英國木口木刻協會主席蓋瑞·沃丁頓(Geri Waddington)擔任分策展人,展覽執行策展人為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副系主任楊宏偉。
展覽現場
“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是國內首次大規模的、全面的展示木口木刻版畫這一傳統技藝在當代發展的展覽。展覽呈現包括英國、美國、比利時、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意大利和中國9個國家100多位藝術家的200多件作品、木版和書籍,涵蓋了古典部分、現代部分和當代部分。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致辭
美國阿爾夫萊德大學教授、國際學院版畫聯副主席、分策展人 約瑟夫·舍爾教授致辭
比利時安特衛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國際學院版畫聯委員 皮特教授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執行策展人楊宏偉致辭
英國木口木刻協會主席、分策展人蓋瑞女士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秦建平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范迪安院長表示,“木口木刻”是一種讓人迷戀的木刻形式,因為它一方面體現了木版材質的自然屬性,一方面展現出藝術家專注的創作情感。本次“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能夠將國際上不同學院的藝術家及作品聚集在一起,研究如何使木口木刻這種傳統的版畫形式在當代獲得更好的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范院長進一步指出:“把傳統和未來連接在一起,是我們今天的學術責任。”
嘉賓參觀展覽
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版畫起源于英國,它通常選擇使用以實心鋼條制成的專門刻刀,在纖維細密的硬質橫斷板面上進行創作,因這種木料纖維均勻豎立,刀刻時所受阻力均勻,不易碎裂,宜于細刻,能夠展現出更加精細的線條和微妙的層次變化,進而將木刻版畫的表現力表現到了極致。木口木刻版畫打破了傳統木刻中把黑輪廓線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雕刻方法,使用從黑到白不等的灰色調子來組成畫面,使得畫面更為細膩。
展覽現場
中國是版畫的發源地——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刻版畫可追溯至敦煌石窟中發現的《金剛般若經》卷首佛畫,它刻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比歐洲的木版畫要早五百年。而在此后漫長的歷史長流中,木刻版畫的傳統雖然同時在東方和歐洲皆有所發展,但因人文差異、文化內涵等不同而各自發展出不同方向的技法。英國木口木刻協會主席蓋瑞·沃丁頓指出了這種顯著的差異:“最為明顯的是,東方版畫的套色與中世紀歐洲木版畫的黑白線條雕版形成鮮明對比,繪制圖像線稿的藝術家和在木頭上雕刻的藝術家形成了不同的分工?!蹦究谀究贪娈嬛敝炼兰o中葉才引進中國,此前中國對于這種版畫技法并不熟悉。
托馬斯·畢維克 《小睡鼠》
托馬斯·畢維克 《核準種母豬》
英國版畫家托馬斯·畢維克(Thomas Bewick 1753)拓展了傳統木板畫的技法和材料,并通過木口木刻插畫促使木板畫重新流行,被稱為“木口木刻版畫之父”。他使用了木頭的橫截面進行雕刻而不是在木板上雕刻,不僅能夠刻出更加細密的線條,并使得木板有著驚人的耐用壽命——據統計,畢維克的一些木版在他在世時已經印過90萬次,其中很多木版直到今天還能印出清晰的圖像,本次“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也有其部分作品展示。 隨著攝影技術和印刷科技等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發展,版畫的發展面臨著困境。尤其以“機械復制的最早的引導者”為特點的木口木刻版畫逐漸失去了其在視覺圖像傳達上的優勢。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版畫系系主任、木口木刻版畫家彼得·博斯蒂爾稱,木口木刻是一種處于“在黑暗中徘徊”的技術。商業功能的消失,職業版畫家大量改行,學員流失導致教學的減少,復雜的技藝研究令初學者退縮,公眾對版畫審美的逐漸消退等原因,使得木口木刻版畫的未來之路愈發艱難。
格里高里·巴比奇 《尼基茨基大道》
德里克·賽特福德 《鄉村市集》
保羅·克勞 《歸一》
在此背景下,中央美術學院舉辦本次“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展覽便有其特殊的時代使命與當代價值。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的成立,致力于推動版畫學術的發展,研究并發掘版畫在全球當代文化、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不可替代性。除了舉辦“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展覽以外,同期研討會也于17日、18日進行,聚焦探討木口木刻版畫藝術這一傳統技藝在當代的發展及現狀問題。同時,主辦方邀請英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的木口木刻藝術家于19日進行一場具有典型風格的木口木刻版畫藝術家工作坊活動。
研討會現場
盡管版畫在當代不再處于主流之位,但在眾多版畫人的努力之下,我們會發現業內開始發生一些令人驚喜的轉變——人們逐漸重新發現版畫的價值與品質,學生們再次對版畫的潛能充滿興趣,在新興的藝術語言中,歷史悠久的工藝在新形式的視覺傳達中被愈加重視,這也是國際版畫聯盟成立的目的及宗旨。
在全球信息時代到來之際,在全球科技處在新的發展的情景面前,如何使得木口木刻版畫技術在體現本身語言獨特性的價值下同時拓展出新的藝術表現力,并適應當代藝術環境的發展,從而在新技術、新媒體與新方法的支持下迸發新的生命力,是舉辦本次“國際木口木刻版畫及文獻展”展覽最重要的價值之所在。(轉自: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文/林佳斌 圖/李標、楊延遠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