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來源:中國美協 |
2017年11月3日上午9點,由中國美術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承辦,南京藝術學院、常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常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劉海粟美術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常州)、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常州)、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協辦的“滄海一粟——劉海粟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江蘇省副省長王江,江蘇省政協副主席閻立,常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費高云,全國政協常委覃志剛,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中宣部文藝局巡視員、副局長孟祥林,文化部辦公廳主任熊遠明,文化部辦公廳副主任李保宗,文化部藝術司巡視員、副司長明文軍,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徐里,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張士軍,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文物專家謝辰生,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梁永琳,民盟中央宣傳部部長曲偉,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盧禹舜,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全國政協辦公廳外事局副巡視員汪岳波,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思源,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張耀鋼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出席開幕式的還有著名藝術家鐘涵、張立辰、杜大愷、張祖英、馬常利、陳履生、陸慶龍、秦劍銘、江可群。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俞鋒,劉海粟美術館(常州)館長李慶,劉海粟美術館(上海)館長朱剛,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館長鐘經緯,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館長張安娜,劉海粟親屬代表劉虬、張鳳如、劉虹、劉蟾,中聯部、工信部、江蘇省文聯、中央美術學院等單位的代表,劉海粟的親友及弟子,文藝界、新聞界的朋友共同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光輝主持。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向劉海粟先生家屬代表劉蟾女士頒發捐贈證書
常州市委書記費高云、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分別為展覽致辭,劉海粟先生兒子劉虬代表親屬致辭,文化部部長雒樹剛為家屬代表劉蟾女士頒發了捐贈證書。為表達對劉海粟先生的崇敬和緬懷之情,吳為山館長精心創作了劉海粟先生的雕像,在開幕式現場,雒樹剛部長、王江副省長、閻立副主席、劉虹女士共同為吳為山館長所塑的劉海粟雕像揭幕。
常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費高云致辭
費高云代表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對展覽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回顧劉海粟老人的百年人生,他不拒古舊、不落窠臼、不守陳規,從中國第一所美術??茖W校的創立到中國第一本美術雜志的創辦,從開設人體寫生課到推行男女同校,從十上黃山到晚年潑墨、潑彩畫法的研究,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先覺先行,展現了無所畏懼、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今天,我們共同回顧劉海粟的藝術人生,就是要傳承弘揚大師的藝術創作精神,在實踐中不斷開創文化創新,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不斷筑就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致辭
吳為山代表中國美術館全體同仁對所有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他表示,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于美術界而言,“不忘初心”特別是要對那些在中國美術史上做出過杰出貢獻的藝術家,對他們的藝術、思想,以及他們在藝術教育當中為中國美術事業所做出的貢獻進行梳理、研究,加以發揚,以便我們創造性繼承、創新性發展。希望通過這個展覽,把劉海粟獨特的審美精神和他人生奮斗的歷程影響下一代。同時還預告了中國美術館將于春節期間,舉辦徐悲鴻大展,讓那些為中國美術史發展、美術發展做出貢獻的藝術家在中國美術館的殿堂,為人民抒懷,為我們偉大的時代再添異彩。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致辭
徐寧代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向藝術展的隆重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她說,本次展覽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一個大師級的展覽,精選了海老百余幅精品,為觀眾全面了解海老的藝術成就、領悟海老的藝術理念提供了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也為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學習海老的創作態度、傳承海老的創作精神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平臺。黨的十九大明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任務。我們江蘇的文藝家將繼承和弘揚海老的藝術精神,為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貢獻我們文化蘇軍的獨特力量。
劉海粟先生兒子劉虬代表家屬致辭
劉虬代表家屬對主辦、協辦、承辦單位及工作團隊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他特別提到,這次我們家屬決定要捐三幅作品,其中有一張是1954年的油畫《黃山云?!?,一張是1980年七上黃山所題的滿庭芳的辭令《云海天都外》,還有一張書法作品。他說:“你們可以體會一下,那幾張作品的重要性。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比較多,可能對作品的背景情況不大了解,希望你們慢慢的欣賞,找出一些歷史的根源。這樣看會更加有意義?!?/span>
雒樹剛部長、王江副省長、閻立副主席、劉虹女士為吳為山館長所塑劉海粟雕像揭幕
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光輝主持開幕式
劉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方,江蘇常州人。劉海粟先生是20世紀我國現代美術事業的開拓者,也是我國美術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不囿俗規,高標個性,處處敢為天下先,創建了許多輝煌的業績。在藝術上,勇于探索,融合中西。在油畫、中國畫、書法以及詩詞,美術理論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他是我國當今畫壇影響深遠,譽滿海內外的藝術大師。劉海粟先生晚年在海外參觀、講學和舉辦展覽,播灑中華文明與友誼。1993年回國后,他在家屬、子女的理解和支持下,把一生收藏的古代書畫藝術珍品和他一生的主要創作,全部無償地捐給了國家。這是一件深受稱頌的愛國主義壯舉。
嘉賓合影
本次展覽分為三大篇章,展出久未面世的101件劉海粟書畫作品。第一篇為“欲騰云上天都”,展出劉海粟28幅以黃山為題材的作品,以17幅潑墨潑彩與11幅油畫展現了其藝術與思想的躍進。他將其眼中黃山、筆下黃山以及胸中黃山融為一體,呈現出正大雄渾的中國氣派,有力拓展了黃山繪畫的視覺空間與表現境地。
第二篇為“今日荷花別樣紅”,展出劉海粟34幅中國畫與2幅書法,其中國畫題材主要為花鳥、山水,運用的藝術手法有水墨、淺絳、潑墨、潑彩等,堪稱全面。其中一件巨幅手卷《清奇古怪舞天嬌,風火雷霆劫不磨》完整呈現在中國美術館8號廳,頗為難得,相信該作品將為觀眾理解劉海粟奇崛圓勁、深厚酣暢、強悍矯健、蒼莽渾樸的中國畫筆墨帶來新的認識。
第三篇為“神州盡在彩霧中”,展出劉海粟37幅油畫作品,主要描繪的是中國各地風景。劉海粟一直倡導旅行寫生,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創造精神也與各地自然風貌相契合,他成功地把西方現代美術的相關精華融注于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的探求之中,如黃鐘大呂,不事雕琢,醇厚樸茂,值得一睹為快。
展覽現場
劉蟾女士介紹,本次展覽同時還展出很多文獻資料:有蔡元培先生的信函,大力支持我父創辦的上海美術學校,有何香凝為組織抗日救護隊事致劉海粟、王濟遠的函,有郭沫若為營救愛國學生事致劉海粟函,還有文化屆救亡協會借用上海美專校舍作為難民收容所事致劉海粟函……等,以及習仲勛首長的題詞:“滄海一粟,壯麗一生”。她介紹到,我父親最早將中國文化藝術介紹到歐洲去,在德國等地區舉辦“中國現代畫展”,演講“中國繪畫六法論”,以及1940年去南洋巡展募捐資金,捐贈給貴州紅十字會以救國內難民等等壯舉。一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祖國。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無論創作還是理論,個人抑或體制,劉海粟的實踐和思想幾乎涉及中國現代美術領域的所有重要方面。在篳路藍縷的歷程中,他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以噴薄的才情、無畏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和豐碩的成果,把可能變為現實,將要求轉為行動,使革命的思想成為思想的革命,譜寫了中國現代美術運動初創階段的華彩樂章。如今,透過他的作品,我們依然可以洞悉華夏文化的深邃,窺見法蘭西陽光的燦爛,感受生命偉力的崇高,禮贊發自靈魂深處的自信。那一片化機中的激蕩渾厚和絢麗蒼茫,將引領我們再次發掘審美的心性根源,把握自由解放的關鍵,從而于混沌中立定精神,放出光明!”
殊為難得的是,劉海粟子女還將劉海粟創作的油畫《黃山云?!?、中國畫《滿庭芳(潑墨黃山)》、書法《畢竟西郊八月中》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又為中國美術館館藏的完善增添了力作。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1、8、9號展廳,將展至11月26日(逢周一閉館)。
篇章介紹
篇一:我欲騰云上天都 卷首語
展覽現場
黃山,天下奇絕,是劉海粟先生的最愛。七十年間,他十上黃山,自塑了一代大師的人生傳奇。于此,嘯傲煙霞,吞吐泉林,與奇峰對話,和古松作伴。從寫形悟神到以蒼雄之筆墨寫黃山之魂,劉海粟先生實踐了從客觀自然到藝術境界的升華。 “昔日黃山是我師,今日我是黃山友?!边@是劉海粟六上黃山之后所寫詩句,如果說,劉海粟六上黃山之前的作品主要在于“道法自然”,那么之后其作品更加突出地展現了“境由心生”的藝術理想。待到1988年第十次上黃山時,已是93歲高齡,此時,黃山至于海粟老人,相看不厭。從師到友,達到質的飛躍。他理解了黃山的真精神、真氣質,那云海翻騰、蕩氣回腸的線條縈繞著蒼松,在夕陽里,在紫霧中,似游龍,浩浩乎,氣吞萬里……海老隨心所欲,爐火純青!所謂“人藝俱老”是也。
展覽現場
該篇章展出劉海粟28幅黃山作品,以17幅潑墨潑彩與11幅油畫,展現了其藝術與思想的躍進。他將其眼中黃山、筆下黃山以及胸中黃山融為一體,呈現出氣象渾穆、玉宇澄清的宏大氣派,與歷史上漸江、梅清、黃賓虹等所畫之黃山相比,凸顯其獨特的表現張力與美學風范,別開生面……為此,我曾作詩句云:“藝術叛徒膽量大,興來往往欺造化。我欲騰云上天都,九龍盤桓為心畫。”(吳為山)
篇二:今日荷花別樣紅 卷首語
展覽現場
師古人、師造化,以遒勁雄深、蒼渾滋潤的墨彩呈現出不凡的氣度是劉海粟晚年潛心于潑墨、潑彩之妙法所致。張大千之后,大力探索潑彩畫而聲名顯赫者首推劉海粟。他的潑彩山水、潑彩荷花等以潑墨為基礎,結合中國畫傳統青綠畫法,并糅合西方繪畫的光色表現,斑斕瑰麗,氣格雄渾,以率性與豪情彰顯本性,自成一格。
展覽現場
劉海粟早年書法學康有為,自得法度。晚年沉雄拙厚,取古藤連綿之勢,兼具鐘鼎、碑石之意,不斷深入古人堂奧,得其精髓,且以此融入繪畫用筆中。故就一定意義而言,劉海粟所表現的大千萬態已逾越客觀物象,為書法結體線條的抽象意態所統攝,成為其心中藝術之象,也印證了“中得心源”的美學理論。1992年,我曾經聆聽蕭嫻贊美劉海粟書法“得康有為真神”。大家知道,蕭嫻為康有為得意弟子,其對劉海粟的贊譽非同一般。 1979年8月,劉海粟題詩曰:“畢竟西郊八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今日荷花別樣紅?!贝朔鶗c畫渾穆蒼勁,中鋒直取,雄厚勁潤,真氣彌滿。詩句乃劉海粟有感于時代巨變而真情流露的即興創作,并特意有別于南宋楊萬里的名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將其中的“西湖”改為“西郊”,“六月”改為“八月”,“映日”改為“今日”。這正合當時社會文化情境下知識分子揚眉吐氣的精神面貌。
展覽現場
該篇章展出劉海粟34幅中國畫與2幅書法,其中國畫題材主要為花鳥、山水,運用的藝術手法有水墨、淺絳、潑墨、潑彩等,堪稱全面。其中一件巨幅手卷《清奇古怪舞天嬌,風火雷霆劫不磨》已經久未面世,將為讀者理解劉海粟強悍矯健、奇崛圓勁、深厚酣暢、蒼莽渾樸的中國畫筆墨提供了藍本。(吳為山)
篇三:神州盡在彩霧中 卷首語
展覽現場
在早年研習油畫的過程中,劉海粟對印象派畫家雷諾阿、莫奈,后印象派畫家塞尚、梵高、高更,乃至野獸派馬蒂斯等西方現代畫家的藝術情有獨鐘。兩次歐游期間,他全面觀摩、領略西方藝術,進一步接受西方新興畫派的啟發,擺脫了學院主義的保守性束縛。在論及后印象派時,劉海粟說:“后期印象派之畫,為表現而非再現也,為綜合而非分析者也?!边@種思想與中國傳統文人畫注重寫意的觀念不謀而合。
展覽現場
劉海粟潛心鉆研中西繪畫在色彩上的差異,立足于從更為廣闊的審美視野中感悟本民族文化中的色彩美學,并長期致力于中國油畫民族化道路的不懈探索。他的油畫創作甚至大膽借鑒中國畫中的勾勒法、留白法、皴染法以及潑墨、潑彩法的表現特點。即使在描繪物象輪廓時他也十分講究中鋒用筆,追求線條質量,寧粗勿細,寧拙勿巧,故而他的線與其他油畫家的線迥然不同。他喜用普藍、赭石等重色直勾對象,粗放拙樸,厚重華滋。每創新意,看似粗頭亂服,奇肆潑辣,實得藝術三昧,并在單純中展現出莊重堅實之美。他還善于將紅與綠,棕與藍,橙與紫等具有補色關系的色彩進行并置,獲得痛快淋漓的視覺美感。劉海粟曾說:“大紅大綠,亦綺亦莊。神與腕合,古翥今翔。揮毫端之郁勃,接煙樹之微芒。僧繇笑倒,楊昇心降,是之謂海粟之狂。”宣示了一種古今交融、自信滿滿的藝術觀,我們在欣賞其油畫的時候,尤能感到作者創作時的澎湃之情。正因為劉海粟的油畫具有強烈的寫意性,因而創造出線條強悍、筆觸沉厚、用色斑斕、境界雄闊的藝術特色,獲得了審美格局的宏大氣度。
展覽現場
該篇章展出劉海粟37幅油畫作品,主要描繪的是祖國各地風景?!吧裰荼M在彩霧中”,緣自我熟記的劉海粟先生上世紀70年代末自作詩:“一支畫筆舞東風,點染梅花徹底紅。更有新詩記今日,神州都在彩霧中。”劉海粟一直倡導旅行寫生,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創造精神也與各地自然風貌相契合,并成功地把西方現代美術的精華融注于中國民族藝術風格的探求之中,如黃鐘大呂,不事雕琢,醇厚樸茂。由此可見,劉海粟先生的油畫民族化是形神相契的,不僅在方法,更在于美學風范。(吳為山)
作品賞析
1 劉海粟《黃山云?!罚?2cm×75cm,油畫,1954年,中國美術館藏
黃山云海是黃山獨特的自然景觀,置身其中猶入蓬萊仙境,令人神思飛越,浮想聯翩。尤其是在日出和日落時分所形成的彩色云海,最為壯觀?!饵S山云?!肥莿⒑K诹宵S山所作油畫,描繪的正是這一奇景奇境。劉海粟通過強化大面積的橫向云、霞,以及因日光普照而生出的天空與云海交錯之感,云氣的流動與山石形成的團塊相輔相成,又因山勢向上而云氣橫流,顯得整幅作品斑斕變幻,富有張力,氣象浩瀚,有胸懷宇宙、吞吐大荒之境界。
2 劉海粟《滿庭芳(潑墨黃山)》,68cm×137cm,國畫,1980年,中國美術館藏
這是劉海粟先生七上黃山而以潑墨描繪黃山的代表作,題款云:“《滿庭芳·七上黃山》: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山靈狂喜,迎客喚蒼松。七度重來無恙,記當年積霧沉。筆補天手,旋鈞轉軸,旭日又當中。憑高先一笑,齊煙九點,郁郁蔥蔥。正不知費卻多少天工。無限筇邊佳興,都化作揮灑從容。龍蛇舞,丹砂杯底,照我發春紅。庚申大暑,劉海粟年方八五?!逼錆娔挤兪炖侠?、氣勢恢弘,墨分五彩,愈顯云氣蒸騰所引起的磅礴氣勢,近景以松梢為入紙處,以烘托云海的蒸騰厚重。遠山以濃淡變化之墨潑出山之走勢,形態各異,顯示了高超的潑墨手法。在展現云海虛白之境中能得厚重之感,非宗師大匠不能為也。
3 劉海粟《畢竟西郊八月中》,書法,100cm×50cm,1979年,中國美術館藏
劉海粟性情曠達,樂觀豪邁,他的書法在康有為、吳昌碩的碑學書風基礎上,機杼獨出,風格獨具,更加雄肆樸茂,厚重蒼茫,是碑學書風寫意化的集大成者。《畢竟西郊八月中》書寫內容是:“畢竟西郊八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今日荷花別樣紅。一九七九年八月,劉海粟年方八十四?!眱热萑∽运未娙藯钊f里的名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改動其中的兩處,一處是“西湖六月”改為“西郊八月”,一處是“映日”改為“今日”,改動之處的文字更加貼近當時的情形。此時劉海粟老而彌堅,下筆有千鈞之力,故而此幅作品能拙而生秀,墨色濃重處老辣厚重,渴筆飛白出能蒼勁雄肆,全篇節奏變化自然豐富,深得中國書法寫意精神。
4 劉海粟《芭蕉》,137cm×68cm,國畫,1982年,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藏
中國畫《芭蕉》以沒骨法畫成,芭蕉枝葉全用書法用筆的方式寫出,筆力雄強,厚重老辣。線條繁而不亂,氣韻回蕩其中。畫面彩墨淋漓,鮮艷欲滴,顯示了劉海粟非凡的大寫意才情和胸有成竹的精準把握。這得益于他的潑墨潑彩在恣肆汪洋、放達無羈中形成的天姿風骨,也得益于他那圓融渾樸、凝重蒼茫、具有鐘鼎石鼓之趣的中鋒運筆和以書入畫的筆法意趣。
5 劉海粟《白菡萏開初過雨》,72cm×44cm,國畫,常州劉海粟美術館藏
劉海粟喜以潑墨、潑彩之法畫荷花,在大片潑墨、潑彩形成荷葉之后,再補以花瓣、荷莖、浮萍等,構成色塊與線條的互動。《白菡萏開初過雨》是劉海粟潑墨大寫意荷花的代表之作。題款云:“白菡萏開初過雨,紅蜻蜓弱不禁風。劉海粟畫?!贝俗饕詽娔⒎e墨等手法,營造出水墨變幻之境,濃、淡、干、濕,自然滲化,變化無窮,凸顯了作者高超的筆墨駕馭能力與雄闊的情懷。
6劉海粟《東風吹開朵朵紅》,94cm×62cm,油畫,1960年,常州劉海粟美術館藏
《東風吹開朵朵紅》這幅油畫寫生之作是劉海粟油畫藝術創作旺盛期的代表作,呈現出中國油畫東方情韻的典型樣式。他的油畫寫生多借助于對象所引起的激情,將對象的形神融入自己的體驗感悟和生命情懷。此作既具有靜物的寫生性,又有中國花鳥畫構圖的特點,強調骨法用筆與疏密虛實。畫面并不受自然光色的色相限制,而是注重主觀色彩的意象發揮。畫面筆觸不僅趨向于金石用筆的蒼茫渾樸,而且色彩的堆塑、涂寫也具有寫意的動勢與神韻。
7劉海粟《漢柏》,150cm×165cm,國畫,1983年,劉海粟夏伊喬藝術館藏
劉海粟一生重視書法,以書入畫是其重要的創作理念。他的書法厚重雄肆,與其國畫精神一脈相連,都注重中鋒用筆,倡導情感的生發,所有的筆法、章法都服從磅礴的感情需要,才能畫出元氣淋漓、氣象雄渾的作品,其水墨畫《漢柏》即具有如此風神。作者題款云:“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杜陵句,輒移此幀。癸亥秋劉海粟寫岱廟漢柏,年方八八?!?劉海粟以一往無前、縱橫奇肆的用筆,呈現出蒼勁雄渾、老辣厚重的風格,畫出了岱廟漢代柏樹歷經千年所獨有的歷史滄桑,彰顯了鐵骨精神。
8劉海粟《曙光頂看始信峰》,60cm×80cm,1982年,油畫,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藏
劉海粟的油畫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為旨歸,在創作黃山系列油畫時更強調這一審美特征。他注重對黃山山光云霧奇幻變化之美的捕捉和以情融景、景隨興生的抒發,不拘泥于固定角度的西方式寫生,強調寫對象之生氣,寫主觀之精神,這是對中國文化精神的透徹體悟和對中國文化的無比自信,也是其個人藝術能臻化境的內在緣由。其油畫《曙光頂看始信峰》能將主客觀融為一體,賦予作品濃郁的民族審美精神,把山景色彩簡化為群青和靛藍兩大色系,間以少許表現樹木的墨綠,通過筆痕之間產生的飛白形成云霧蒸騰的效果。虛實結合,強勁厚實,意態生動,具有“亂云飛東仍從容”的豪邁之境。
9油畫《外灘風景》,97cm×163cm,1964年,油畫,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藏
油畫《外灘風景》描繪的是著名的上海外灘,這是世界各地游客來到上海最愛游覽的景點。劉海粟以自如的筆觸揮寫出恢宏壯觀的外灘建筑群,紅日照耀的天空和浩蕩的黃浦江。畫面結構緊湊、用筆厚實,具有整體的色調。他用線增強畫面的力度感,突出橋的粗獷柔韌、剛勁果敢,用筆挾裹黏稠的油彩直接在畫面上描繪黃浦江激蕩奔流的氣勢,與建筑群的穩健形成了強烈對比。用筆的粗放與用色的濃烈,體現出劉海粟把中國畫的寫意精神與印象派外光色彩結合起來的藝術追求。 (轉自:中國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