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來源:中國美協 |
2018年1月16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市總工會聯合打造的大型展覽“時代肖像”在太廟藝術館開幕,展出中央美院老教授、在校教師、歷屆校友的中國畫、素描、油畫、版畫、水彩、雕塑、攝影等藝術作品300多件,以宏大篇章講述中國的當代故事,描繪中國的當代精神。同時,展覽也是“文明的回響”系列展覽第三部,在此展覽縱覽“人物肖像”這一古老藝術題材如何在當代社會、文化現實中煥發活力生機,構成一種古今文明的回響。
“肖像”題材創作一直以來都是藝術表現最為重要的課題,從古代的墓室壁畫、帝王功臣、宗教供養、文人高士到當代多元的人物畫創作,“肖像”都承載著一個歷史時代的道德禮儀規制、審美取向、文化表征以及社會主題,觀一件肖像創作,不僅是認識一個特定的人物形象,更是洞察人物所處時代、空間的精神面貌,肖像更是時代精神的一面鏡子。百年藝術學府中央美術學院在從中西交融到全球視野的歷史進程中,肖像藝術一直都是造型學科的優長項目,在教學和創作中留下一大批經典肖像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一方面體現出水墨、油畫、雕塑等造型語言在當代的豐富與拓展,同時也反映出蓬勃發展的時代風貌。
“時代肖像”展覽涵蓋“中華英杰”“高風文心”“平凡人生”三大主題,展現出藝術對于不同歷史、現實維度人物的觀照。同時展覽也展示了各種人物肖像創作技法語言的多元化面貌,從創作本體語言方面也體現出一種“時代性”。中國繪畫關于“肖像”的描繪自成一套體系,并發展成重要的“人物畫”畫科,有著“以形寫神”、“傳神寫照”的美學要求,也有著“十八描”等具體的技法要求。西學東漸以來,西方藝術關于人物肖像的描繪影響中國肖像藝術面貌,一方面,學習西方油畫、雕塑關于人物肖像的表現技法,另一方面,結合西方藝術技法拓展中國傳統人物畫的表現維度,比如濃郁寫實主義特色的“徐蔣體系”、當代水墨人物等。中央美術學院誕生于20世紀初那個中西交融的時代背景下,一方面傳襲傳統的人物畫表現傳統,同時也積極探索油畫、雕塑、版畫等造型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時過百年,中央美術學院在這兩個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此次“時代肖像”展覽就是百年美院在人物肖像創作領域的成就縮影。
人是立于時代的鮮活存在,其肖像也是時代精神的面孔,正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展覽前言中說道:立足于今天的新時代,肖像藝術的本質不僅是寫形、寫貌、寫影,更是寫真、寫心、寫神,不僅是社會歷史印記與民族記憶的形象敘事,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的文化意義。這也是中央美院為迎接百年慶典舉辦此次展覽的意義所在。 展覽將在太廟藝術館享殿、寢殿、東西配殿展廳展出至3月11日。
藝訊網 張文志/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