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來源:鹽城文學藝術網 |
10月29日至11月2日,應新一輪東西協作銅川市對口城市鹽城市文聯邀請,銅川市文聯調研組赴鹽城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交流。 鹽城自古依海壤陸,灘涂廣闊而平坦,鹽蒿遍地而茂盛,兩千多年煮海熬波,十三世紀就以“鹽倉”享譽世界。后來民族實業家張謇廢灶復墾植棉,使這塊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鹽城處于南北交界處,氣溫適宜,景色優美。正是深秋時節,天高云淡,陽光溫煦,五彩斑斕,林水相映,如詩如夢。放眼望去,鹽城處處一馬平川,湖泊河流縱橫交錯,既有北國的遼闊氣度,又有南國的溫柔婉約,令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鹽城誕生了施耐庵等文壇巨匠,淮劇有效傳承,南國雜技代表建湖雜技名揚四海,新四軍在此屢建奇功,知青文化豐富感人,曹文軒領軍兒童文學,文藝花開遍地,令人久久難忘。 在鹽城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精心安排下,銅川市文聯調研組先后來到鹽城市博物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市淮劇博物館、新四軍紀念館、大縱湖旅游度假區文藝創作基地、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文藝創作基地、華中工委紀念館、麋鹿自然保護區文藝創作基地、知青紀念館、荷蘭花海文藝創作基地以及九龍口文藝創作基地、江蘇省雜技團、建湖淮劇團、建湖書畫院、建湖美術館、陸秀夫故居、胡喬木故居、喬冠華故居等地參觀學習,并召開了座談會,交流了文聯工作的基本情況和調研感想。此次調研,鹽城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安排周密,熱情陪同,講解專業,收獲多多。鹽城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和諧共生,調研組一行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思維,對于做好新時期銅川文聯工作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一是詩畫入景,借景抒情,文藝與美景完美結合。北國風光和南國之韻在鹽城完美交融。鹽城大地平坦,視野開闊,一派北國遼闊景象。但又臨海多湖,處處流水,賦予鹽城靈秀潤澤。這種自然景觀正如鹽城市文聯的純文學刊物《湖?!芬粯樱搴暮?,在此融匯。鹽城人充分運用獨有的自然景觀,打造南北交融的地域文化。不論是大縱湖,還是荷蘭花海,亦或是九龍口,都將遼闊與靈秀巧妙融合,大景中鋪設小景,大風起兮云飛揚與小橋流水彈奏交響樂,美麗的景色中,隨處可見與景色相融的詩詞歌賦,不由得人駐足吟唱,詩情勃發,這種設計鋪陳、詩畫入景的方式,延展了豐富的物象,激發了更多想象,生發出一派詩情畫意。 二是文藝融入生活,煥發勃勃生機。76年前,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了文藝的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2017年11月22日,習近平同志給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號召文藝工作者到人民中去,為廣大群眾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在鹽城市,優美的自然風光,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實踐的舞臺和創作的不竭源泉。在鹽城市大縱湖旅游度假區文藝創作基地,只見湖水悠悠,蘆葦蕩蕩,似有施耐庵《水滸》之風貌,調研組一行乘坐小船穿行于深秋蘆葦叢中,忽然,小船上響起《鴻雁》深情婉轉的歌聲,只見一群鴻雁輕輕的掠過水面,繞船三匝,在歌聲中久久徘徊,此情此景,讓人心神搖蕩,久久感懷。鹽城人巧妙的將景音融合,綜合運用文藝手段,打造出的唯美意像,讓大縱湖詩意盎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再譬如,淮劇博物館中設了舞臺,定期開演,讓傳統的淮劇在人民群眾中扎下深根,在傳承中豐富傳統文化內涵,彰顯地方文化特色。 三是守住陣地創新經營,文藝之花盛開鹽城。新時期的文藝工作必須擁有并守住陣地。無論是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的演藝廳,還是圖書館的報告廳,亦或是雜技表演、訓練大廳和淮劇劇場,無不說明了陣地對于文藝工作的重要性。在經營陣地的歷程中,鹽城人務實創新,處處以人為本,有效提升文化文藝陣地的使用率,從而彰顯文化的影響力。譬如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定期邀請國內知名文藝節目來此演出,并且在周圍形成了以餐飲休閑為主的特色文化街區,經濟效益和文化影響力相得益彰。再譬如鹽城市圖書館閱覽室設立了適宜大人小孩等不同人群閱讀的高低不同的坐凳,還有書畫室、朗讀亭、沙龍等,滿足不同讀者群的需要,使讀者在舒適中體驗閱讀的魅力,在這樣唯新唯實的經營理念指導下,圖書館的自習室往往座無虛席,沉靜雅致,樓道中、大廳里隨處可見沉迷于閱讀的人們,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城市的文化氣質,也是濡染、培育文明新風的發酵地。 鹽城景色優美和諧,文藝之花常開不敗,愿這朵朵文藝之花在辛勤的鹽城人的澆灌下,更加絢麗多姿。 (耀州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文聯主席 李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