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來源:?藝術中國 |
3月1日至4月13日,“文脈傳薪-中國寫意油畫第二屆靜物專題研究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出。“文脈傳薪”是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重要的年度展覽項目,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先生的策劃推動下,自2015年至今,與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共同成功舉辦了九屆,在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靜物畫”中以小見大 油畫領域,“靜物畫”作為藝術家與日常世界深度對話的一種方式,常被視為畫家情感凝練與精神表達的載體。今年的展覽特別聚焦于“靜物”專題,靜物題材作為繪畫藝術中的經典門類,以其貼近生活、融入日常的獨特魅力,贏得了大眾的廣泛喜愛和高度認可。它既能夠讓畫家將平凡細膩的情感注入其中,也能表現出充滿張力的敘事性空間;既能傳遞出畫家在形式語言探索中的心路歷程,也能呈現出真實的生命感悟。 “靜物畫”不僅承載著深厚的審美價值,也深刻地映射出社會的多樣面貌與文化內涵,成為藝術家們表現創作理念和寄托情感的重要載體。浙江省油畫家協會主席、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參軍表示,本次展覽的作品通過對靜物的描繪,展現出藝術家在日常中發現非凡、在微小中窺見宏大的能力。這既是“文脈傳薪”展覽持續探索的方向,也是“寫意精神”在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的生動實踐。 從靜物的小切口可以做出寫意油畫“大文章”。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學術委員范曉楠認為,此次展覽以名家邀請及全國征稿的方式,匯集了全國眾多優秀作品,呈現出多元的創作趨向。“寫意油畫的探索是持久的。這次我們選擇靜物的角度,讓藝術家安靜下來可以長期作業,從中探索寫意油畫語言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覽也吸引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踴躍投稿,相信對年輕藝術家未來的創作也起到導向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戴士和表示,這次展覽涌現出很多年輕藝術家和新的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靜物在油畫題材里雖然小,但具有非常強的吸引力,折射出藝術的品格、魅力。伴隨著寫意油畫的深入發展,藝術家們也不斷從文化、生活中激發出新的靈感和思考。” 十年耕耘:建構文化自覺與時代價值 今年迎來“文脈傳薪”的第九次綻放。自2015年首屆展覽從深圳出發,這個以“中國寫意油畫”為旗幟的學術品牌,已從一株幼苗成長為根深葉茂的大樹。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俊宇表示,10年來,我們通過年度展、全國巡展、學術研討、文獻出版等系統性工作,構建起貫通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學術體系。今年的展覽以“靜物專題研究”為切入點,將中國寫意油畫的探索推向更深層的文化自覺。這樣的探索具有雙重時代意義。其一,在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國寫意油畫通過靜物這一世界性題材,構建起既具民族美學特質又具當代國際視野的視覺語法;其二,在科技加速重構人類感知方式的當下,藝術家們以靜物為載體,重新喚醒人們對日常生活的審美感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