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8來源:中國美術家協會 |
![]() 3月1日至3月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館承辦,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協辦的“全國美術論壇·廣州”在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舉辦。 在3月1日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美協主席范迪安,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屈健,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崔朝陽,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朱虹子,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垂林,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勁堃,廣東省文聯原主席許欽松,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廣州美院黨委書記林藍為論壇啟幕;屈健、王垂林先后致辭。范迪安向廣東頒發論壇銘牌。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美協副主席、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陸慶龍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論壇開幕式由林藍主持。3月2日晚,朱虹子為論壇作總結。
屈健在開幕式上致辭指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國美術正面臨著文明形態演進與民族文化復興的雙重契機。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在全球化與在地性、技術理性與人文精神、市場邏輯與審美價值的多重張力下迎來了諸多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就此,他提出三點希望:
一是堅持正確導向,推進學術創新。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是堅持“兩個結合”、推進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為我們的文藝事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我們要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樹立正確的理論觀念,堅持美術理論評論正確的政治方向、文化立場和學術站位。在新時代,我們要體現中國美術理論新的自覺和追求,努力成為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這就要求我們以豐厚的學養、深邃的眼光,把握時代脈搏,洞察藝術發展趨勢。積極引領文藝創作和文化建設,挖掘美術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價值,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滋養。繪就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自強的精神底色,為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價值引導、文化凝聚和精神推動。
二是緊貼創作實踐,提升創作引導。當前,美術創作成果豐碩,新的創作方式、新的藝術語言不斷涌現。這些都需要美術理論評論及時跟進研究,展開深入闡述,提出新知新見。這些年來,美術家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敏銳的藝術視角捕捉時代的變化,反映時代新貌,探索藝術語言,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美術形態,為美術理論評論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和豐富的素材。這也需要美術理論評論加以總結闡釋,在推動創作實踐更深入探索創造創新的同時,進一步豐富理論的思想內涵和價值作用。以引導美術家們把握時代脈搏,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滿足人民需求的優秀作品。
三是擴大交流互鑒,不斷增強話語權。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美術作為一種跨界的藝術語言,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術理論家、評論家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內外交流渠道和網絡平臺,積極參與線上線下的學術交流活動,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成果,拓寬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理論體系。積極參與國際美術學術討論,提出中國觀點,發出中國聲音,聚焦提升中國美術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讓中國美術在世界美術舞臺上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王垂林在致辭中表示,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也是近現代美術變革的先鋒地。從嶺南畫派“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筆墨革命,到當代美術家推動傳統與科技的創新融合,廣東美術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勇立時代潮頭,既傳承著嶺南文脈的獨特氣質,又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拓展新境界。希望廣東美術界以全國美術論壇為契機,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中國和廣東美術創作實踐的新現象和理論研究的新課題,多出新成果、展現新作為,為推進嶺南美術事業蓬勃發展、打造與廣東“經濟大省挑大梁”相適配的文藝新優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出席活動的還有部分省、市美協代表魏東、丁設等,部分美術院校、畫院、藝術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廣東省文藝界代表,本屆全國美術論壇征稿評選入選作者等。論壇會期兩天,分為“新時代美術話語體系建構”“‘全國美展’與新時代中國美術”“‘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周年專題研討”“廣東美術專題研討”四大板塊,分別由丁寧、鄭工、蔣文博、李若晴主持。尚輝、黃宗賢、焦興濤、田忠利、于洋、盛葳、楊大偉、段運冬、陳青青、高澤、張曉凌、徐紅梅、邵亦楊、張楠木、薛良、張鵬、李夏、梁江、羅一平、王犇、楊小彥、蔡濤、劉艷卿、吳雪杉、彭飛等眾多國內知名美術理論家、評論家,以及部分優秀論文作者圍繞論壇主題開展研討、交流研究成果、暢談感想收獲。1日晚,舉辦圓桌會議,邀請美術核心期刊主編與入選作
朱虹子在作論壇總結時表示,本屆論壇是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十周年之際,在美術界成功舉辦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美術理論界的盛會。論壇聚焦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十年來,中國美術在創作、展覽、理論研究和傳播變革各領域的發展成果,圍繞第十四屆全國美展的組織管理、創作推動、展陳創新、學術梳理展開深入探討,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工作導向和學術研究導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努力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就構建中國美術的理論學術體系、批評傳播話語體系、新中國美術的人民形象、民族精神、時代特征;就美術在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上的文化作為;就廣東美術的發展以及數字化時代的挑戰和應對等議題,提出了很多新鮮而深刻的觀點。大家也就全國美展在創作上呈現的新情況、新面貌,以及辦展模式和機制上的改革,給予了學術關照和發展建議。本屆論壇對加強美術理論評論學術建設,引領美術創作方向,催生藝術精品,加強自媒體時代的藝術傳播,提升全民審美素養,具有積極的引領意義。 “全國美術論壇·廣州”是繼“全國美術高峰論壇·成都”之后又一次中國美術理論評論界的盛事,更名后的“全國美術論壇”,承載著更大的使命與責任。它旨在進一步構建完善中國美術話語體系,充分發揮美術理論、評論在引領創作方向、催生藝術精品、提升全民審美素養、塑造時代風尚中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