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8來源: 藝術中國 |
展覽海報 (北京2025年6月2日) ART 4C畫廊(曼谷)迎來藝術家劉沛文的星際共創主題課程展“一葉方舟計劃第二期”。此次展覽由Art 4C畫廊(曼谷)主辦,泰國西那瓦國際大學、郝銳昌工作室、YL-FDL未來設計實驗室承辦。本次展覽學術主持Dr.Adzrool Idzwan bin Ismail,策展人劉沛文、趙紫晨,執行策展胡明明、方鈺城、張溫吉翔。展覽展出了10個系列星際作品,在第二期的星際作品中,邀請了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藝術家作為“星際構建師”,在不與第一期創作者溝通的狀態下,基于“一葉方舟計劃第一期”中的多樣“星球世界觀”,進行變形,轉換,重組,最終呈現相對真實的“誤讀”中的“新星球”,試圖追尋共創過程中不同構建者之間誤讀中的美。 此次展覽策展人,劉沛文做展覽介紹發言。他指出“一葉方舟計劃”藝術項目,其核心創作方法論植根于,編寫書籍《AIGC藝術設計與影像教程》過程中的關鍵洞察:隨著AIGC技術的迭代,藝術家得以在生成技術的“隨機性”中激活新的視覺經驗。正是依托于這一輔助創作技術的基底,“一葉方舟計劃”得以在跨文化的宏大維度上展開實踐。該項目不僅是一次藝術表達的實驗,更是探索在數字復制時代下,創造新型藝術“本真”的可能性。 展覽現場 該項目發起人趙紫晨在致辭中表示,一葉方舟計劃:邀請首批“星球建構師”入駐方舟中,構建獨立的星球文明,并通過2-3分鐘影像展現其星球形態;隨后幾批“星球建構師”將基于前作進行"誤讀解構",最終重組創造更自洽的文明形態。項目以一葉方舟為隱喻載體,通過傳遞性創作的方式,探索差異碰撞中誕生的美學現場。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有柴宇豪、林政江、胡歆悅、李菲、周宇翔、宋楊洋、曲正涵、羅琳琳、董玉聰等。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Dr.Adzrool Idzwan bin Ismail談論到,在數字殖民與技術復調的時代語境下,"一葉方舟計劃"以遞衍式創作架構起獨特的“星球實驗室”。第二期項目通過引入東南亞藝術家的在地性視角,將首期建構的星球文明置于后殖民理論的棱鏡之下,形成極具張力的互文性場域。劉沛文以德里達的"延異"概念為方法論,刻意制造文化轉譯過程中的意義褶皺。 展覽海報 展覽海報 在互動討論環節,執行策展人胡明明認為,該項目最終指向的并非文明的終極形態,而是通過持續的解構-重構方式,在人工智能的隨機性介入中探尋文化誤讀中的美。當每個星球文明都成為承載多元文化基因的方舟碎片,我們得以窺見在算法生成的無限歧途中,尋找抵抗數字霸權的棲居。 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柴宇豪) 執行策展人方鈺城認為,項目最具啟示性的在于其創建的跨主體對話場域。當不同“星球建構師”構建的星球在一葉方舟中碰撞時,方舟中“六邊形網格”的自發融合,意外生成了“混合文明”。這種非線性涌現的現象,體現了“星球”中每個節點既保持獨立又構成整體,差異性的持續增加,恰恰成為“一葉方舟系統”的內在動力,為技術語境下的集體創作提供了新型范式。 展覽作品(林政江、胡歆悅、李菲、周宇翔) 展覽作品(宋楊洋、曲正涵、羅琳琳、董玉聰) 此次展覽為期1個月,接下來,各行各業的與會嘉賓還將就“共創藝術項目的發展”、“課程論證”等主題進行深入的交流研討。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