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來源:中國藝術報 |
近年來,我國美術館行業快速發展,專業人才隊伍逐漸壯大,社會影響力日益增強,但當前尚缺乏相匹配的職稱評審制度和體系,美術館人才評價標準缺失、評價渠道不夠通暢,成為制約美術館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我提議建立全國美術館專業人才職稱評審體系,理順體制機制,呼吁以“政府主導、行業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方式,為美術館人才發展創造良好生態,為進一步實現文化強國作出貢獻。 目前我國文化藝術人才職稱評定主要依據為《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深化藝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缺乏與美術館行業相適應的職稱評審制度和標準。按照現行體系,文物博物、工藝美術、美術創作專業均無法和美術館行業進行對接,更無法涵蓋具體的美術館策展、公教、研究、典藏等職能,導致美術館人才評價制度、體系、標準整體缺失。 面對美術館人才隊伍問題,目前尚無法在全國范圍內自上而下系統、有效地解決,只有個別單位、省進行了美術館專業人才職稱評審的初步嘗試,例如浙江省將美術館納入《美術專業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中。面對全國美術館行業的發展,對待該問題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解決問題的系統能力有待增強。 美術館人才評價制度缺失問題,影響了整個美術館行業的人才成長,使人才擇業、擇崗受到制約,人才流失等現象嚴重,從而制約了美術館專業能力提升以及服務水平的提高。 為此,我建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文化和旅游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美術館人才職稱建立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建立全國美術館人才職稱評價體系落實到位。 精心組織、充分調研,建立健全美術館人才制度體系。將美術類人才評價體系納入深化藝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工作中,將其視為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行業主管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分專業、分層次建立和行業發展規律相適應的體系,確保建立健全設置合理、覆蓋全面、評價科學、管理規范的美術館專業人才職稱制度。 理順體制機制,因地制宜制定評價標準。建議以“政府主導、行業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的方式,以實事求是為原則,理順體制機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各省市美術館人才評價標準。 加強宣傳、營造環境。建議全面加強宣傳引導,調動美術館專業人員的積極性,在促進人才成長空間基礎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形成專業、健康、積極的社會文化氛圍。 總之,建立健全全國美術館專業人才職稱評審制度,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美術館行業的進步,更為大力推動全國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對內提升全民藝術教育水平、增強文化自信,對外講好中國故事都具有重要作用。 (吳洪亮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