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來源: 藝術中國 |
開幕嘉賓合影 9月21日,“中國寫意油畫大展”在湖南長沙李自健美術館開幕。展覽匯聚全國老中青三代104位藝術家的229幅作品,系統呈現了中國寫意油畫近十年來的探索軌跡。走進展廳,觀眾不僅能感受到12米巨幅畫作帶來的視覺震撼,也能從尺幅不等的作品中體會到藝術家們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觀察。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 李自健美術館終身館長李自健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余丁 中國寫意油畫十年的發展離不開“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理念的指引。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指出:“中國傳統畫法同西方油畫融合創新,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寫意油畫?!痹谶@一精神推動下,2016年,在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的組織下,大批藝術家開始有意識地推動中國寫意油畫的創作與研究。十年間,藝術家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們在采風現場中捕捉時代變遷,也通過一次次展覽與研討,讓“寫意油畫”逐漸成為廣受關注的中國油畫藝術現象。 展廳現場 寫意油畫的創作實踐的最終指向,是致力于構建中國自身的現當代藝術話語體系;它在全球藝術格局中提供了獨特的東方方案,有力昭示中國的現代性探索完全能立足于自身文化根脈,去回應全球共同關注的現代性命題。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清晰呈現了中國寫意油畫作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踐的完整路徑。對西方藝術語言的“創造性轉化”,標志著中國藝術家從西方藝術的接受者與模仿者,轉變為積極的轉化者與創造者——他們以深厚的文化基因重塑油畫語言,使其從一種外來技術,升華為表達民族審美與當代哲思的成熟媒介。在更深層次上,寫意油畫推動了中華傳統美學的“創新性發展”——其創新并非簡單重復古人的筆墨程式,而是在油畫布這一全新媒介上,重新激活了“寫意”美學的生命力,使傳統精神獲得了當代載體,證明了其在現代社會的強大適應性。 展廳現場 “東方意蘊·時代精神——中國寫意油畫大展”既是對過去十年探索的總結,也是一次面向未來的文化啟航。正如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先生所說:“寫意油畫的實踐說明,中國藝術家有能力在借鑒外來形式的同時,堅守文化本位,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藝術表達?!?/p> 展覽不僅為專業美術界提供了交流平臺,也向公眾生動詮釋了“雙創”理念在藝術領域的實踐成果。它啟發我們:文藝創作的生命力,始終來自于對現實的深刻感知與對文化傳統的創造性繼承。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1月30日。 部分展出作品: 楊松林《夕陽照桑榆》油畫 120×200cm 2021年 范迪安《白哈巴秋色》140×600cm 油畫 2021年 徐里《春》60×120cm×4 油畫 2016年 楊參軍《同學之二》180×180cm 油畫 2019年 張路江《木麻黃》200×600cm 油畫 2020年 余丁《玉門關河倉城》300×160cm布面油畫2024年 戴士和《花兒與少年》之二120×120cm 油畫 2011年 閆平《未來》160×240cm 油畫 2024年 許江《月葵之一》 160×230cm 油畫 2024年 段正渠《靖邊白城子》80×50cm 油畫 2018年 文禎非《界-A008》86×61cm 油畫 2012年 俞曉夫《古典櫥窗》190×190cm 油畫 2000年 駱根興《版納之夜》100×120cm 油畫 2024年 王克舉《正午野狐峽》160×240cm 油畫 2020年 馬路《金木水火土》180×210cm 綜合技法 2021年 (圖文由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提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