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紫金文藝評論”交流分享會在寧舉行 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家門口”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何為優質、如何直達,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共同面臨的課題。12月5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紫金文藝評論”交流分享會在省文化館舉行,專家學者、群文工作者圍繞“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家門口”這一主題交流經驗、分享思考。 去文化館上美育課、看展覽,正在成為都市青年的新風尚。近年來,省文化館在做好傳統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更精準“把脈”年輕人群的文化需求,推出一系列時尚、創新、高品質的文化活動。 如何讓優質文化資源“觸手可及”?省文化館館長趙彥國開啟了“無邊界”文化館的探索之路:一方面,利用現有物理空間重新改造,將其打造為集微展廳、小劇場、互動體驗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另一方面,堅持“開門辦館”,打破空間局限,將文藝觸角伸至城市各處,接連推出“秋思音樂節”“美的流動”“江蘇文化志愿者邊疆行”等品牌活動?!拔覀兿M幕^像春風、雨水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滋養著人們的心靈,提升大眾審美水平,激發人們感知美、欣賞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趙彥國說。 優質文化資源是增強人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張家港文化館的群文創作團隊,憑借《生日聚會》與《打折》兩部佳作,兩度摘得我國群眾文化的最高榮譽——“群星獎”,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優質”的生動內涵。 張家港市文化館館長于天泊透露,自2006年開始,該文化館便成立小戲小品創作基地,兩部作品的獲獎是對張家港長期致力于基地建設及創作生產的認可和褒獎,也給當地群文工作者注入強大動力。于天泊堅信,一部真正“優質”的群文作品,必須從群眾中來,最終回歸到群眾中去。 分享會現場,“曹家班”一曲高亢激昂的嗩吶響起,瞬間點燃現場氣氛。這支以嗩吶為主樂器的家族樂隊,經世代沿襲一直穿梭于民間百姓婚喪嫁娶中。時至今日,聲名鵲起的曹家班演出邀約不斷、獲獎無數,不僅多次登上央視舞臺,更是獲得文旅部頒發的“優秀群眾文藝團隊”稱號?!翱恐话褑顓?,養活了全家人?!薄安芗野唷彼嚾瞬芨赂锌?。 近年來,短視頻平臺為曹家班打開了新的藝術傳播渠道,抖音賬號“沛縣曹家班嗩吶”已收獲超170萬粉絲。但每次進基層演出,“曹家班”都隨叫隨到,二話不說就暫停直播。在曹嘎看來,讓優質文化資源惠及百姓,文藝工作者就必須邁開腳步,將喜聞樂見的文藝產品送到百姓身邊。 如何協調各層面之間的聯動,將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下沉到基層,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老百姓家門口,成為當下的課題。南京藝術學院文產學院副院長錢志中表示,江蘇文藝院團的生產實力雄厚,很多作品曾獲全國獎項,所以我們需要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將文化產品和老百姓的需求結合起來,實現文化資源的精準投放與有效利用。 錢志中建議,在公共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實踐中,既要聚焦文化資源“好不好”,更要關注群眾“要不要”,應深入細致調研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偏好,確保將真正符合口味的文化產品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王 慧)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