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2月27日電(記者朱程)船舶制造,是江蘇省具有優勢的傳統制造產業,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展領域。近年來,中船動力集團下屬中船鎮柴作為江蘇省唯一的船舶動力企業,瞄準船舶動力發展新趨勢,持續創新船用低速機三大件、運動件和氣缸蓋等配套件的制造、研發,實現國產化船用柴油機與出口船舶的配套,助力提高船舶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 在船用發動機領域,低碳燃料發動機是主流趨勢。響應船舶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中船鎮柴船用發動機研制持續沿著大功率、型譜化、綠色節能方向升級。瞄準大缸徑高功率中速發動機市場,在中船動力統一組織下,中船鎮柴聯合國內多家船舶動力領域核心企業與高校,開發設計了新一代可變缸徑、高強度、高性能的四沖程中速單缸機,可覆蓋320-450mm缸徑柴油機、雙燃料機以及未來低碳零碳的試驗需求。 當前,中船鎮柴每年保持8%以上的研發投入強度,持續擴大企業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缸徑320毫米,單缸功率500千瓦,是目前國內自主研發的缸徑最大、功率最大的一款雙燃料發動機”。中船鎮柴發動機組裝試驗車間里,3臺同型發動機并列擺放,中船動力集團高級專家、鎮江企業首席專家靖海國介紹。與傳統柴油發動機相比,該款發動機的天然氣替代率達到99%,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分別可降低20%和70%,讓遠洋船舶有了綠色低碳的“心臟”。 除了“看得見”的產品創新,還有“看不見”的數字賦能。“我們積極布局智能制造、無人制造等前沿技術方向,通過數字化產線,推動企業網絡化、智能化升級。”中船鎮柴副總經理沈建華說。 近年來,中船動力數字化制造執行系統、大型機床無人值守應用等先后投入使用,在船用中速機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中,訂單生產進度、設備運行狀態、生產工序數據等都可在“數字化制造執行系統”中實時反饋,實現從制造到交付全過程的“可視化”;在組裝車間,“脈動式生產線”在待裝配產品按順序排放后,自動進行對應的裝配工序,有效提升人員作業專業度、物料配送精準度。 近期,中船鎮柴正在推進的PMS產品設計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數字化遠程交驗系統等信息化項目已基本建成,可實現對產品試車、調試等環節的遠程檢驗、云端交貨。一座基于“智改數轉”打造的數字化工廠正在中船鎮柴逐漸成形。 如何以自身發展賦能行業轉型?中船鎮柴立足產業升級迭代需求,發揮其江蘇省船舶動力產業鏈鏈主作用,積極組建跨學科跨領域、上中下游銜接的攻堅團隊,集中攻克行業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共性技術和“卡脖子”問題,推動企業技術需求和高校創新成果供給“雙向奔赴”,已在活塞、活塞環、氣閥、減震器等方面實現國內配套,促進船用發動機關重件自主可控發展。 目前,中船鎮柴的船用中速柴油發電機組產品在國內遠洋出口船中的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領先地位。未來,公司將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緊密跟蹤船舶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趨勢,在船用中速發動機領域推出更有競爭力產品,助力中國制造的船舶裝上“中國心”。(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聯合調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