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飛地”種植、科技加持、“網紅”頻出—— 妙手“藕”得,寶應20年孕育新荷鄉 初冬正值荷藕采收季。這幾天,寶應縣“種藕狀元”萬作知奔赴興化“督戰”自家藕塘的大豐收。塘里,工人們動作熟練地俯身摸索、掏挖,將一根根肥碩嫩白的荷藕從泥中抽走。不一會兒,荷藕便在岸邊堆成了“小山”。萬作知看著面前的藕塘,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年17萬公斤的收成穩了!” 寶應縣被譽為“中國荷藕之鄉”,萬作知是縣里種藕大戶,20年前他和當地很多藕農一樣為了滿足鮮藕市場急劇擴張的需求,選擇走出藕田資源接近飽和的寶應,在泰州、鹽城、安徽、陜西等地建起“飛地”種植基地。寶應縣農業農村部門統計顯示,目前該縣荷藕種植總面積有10.8萬畝,而從長江中下游平原到河套平原,寶應藕農在縣外種植的荷藕面積今年已突破12萬畝,相當于在20年間種出一個“新荷鄉”。 寶應荷藕種植規模能夠持續擴大且供不應求,有賴于這些年寶應荷藕產業鏈的迅速壯大。 “不夠賣!”寶應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管委會副主任徐桂紅用3個字形容當下寶應荷藕的搶手行情?!翱h外種的荷藕基本在當地就消化了,寶應本地產荷藕除了直接上市外,主要直供本地120多家荷藕加工企業,他們每年對鮮藕的需求量就不下20萬噸。”徐桂紅補充說,近兩年還有不少外地加工企業到寶應采購荷藕,湖北一家藕類食品企業60%的原料現在都是從寶應直供。 “寶應荷藕20年前以簡單鹽漬、切片加工后大量出口日韓聞名世界,而自從第一批食品加工廠落戶寶應,荷藕深加工產業便開始改變荷鄉產業的面貌?!庇浾吒S徐桂紅走進江蘇蓮馨園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產車間,一臺臺荷藕加工設備正有序運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個不停。經過清洗、去皮、切片等初級加工工序后,再進入全程機械化的現代化食品加工流水線,甜香不膩的桂花糖藕、脆爽可口的鹽漬藕片、口感軟糯的水煮藕塊等產品陸續下線,裝車銷往世界各地。公司負責人費柏華說,寶應地產荷藕淀粉含量高、口感好,非常適宜深加工,除了自己種植外,他們還需要采購大量鮮藕才能滿足生產需求。 深耕荷藕深加工市場,不少企業“玩”出了新花樣。一家企業攜手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研發荷藕汁,應用酶解工藝、自動化殺菌和高溫風刀烘干技術,將荷藕汁打造成年輕人喜愛的飲料。新開發的含藕汁奶茶、咖啡飲品,目前已在揚州熱門旅游景點銷售,吸引了眾多游客購買品嘗。有些企業還針對不同年齡段人群需求,研發出清香甘甜的藕酒、榴蓮口味的藕粉圓子、藕脆片、藕條等網紅新品,一時供不應求。 寶應企業家們還“跨界”探索“網上新荷鄉”營銷。電商直播是寶應御蓮坊食品廠負責人馬國偉轉型的第一步。他和當地藕農組建“藕師傅”團隊在社交平臺上開設直播間。去年5月起,團隊開啟每天兩次、每次兩小時的直播帶貨,通過電商平臺將藕產品銷往全國,目前御蓮坊七成銷售都是在線上完成。 消費需求反過來不斷推動生產端轉型升級。今年,寶應荷藕各類經營主體開足馬力全速奔跑:江蘇荷仙食品集團新建年產15萬噸藕制品的一期工程全部投產;金綠維食品公司引進藕夾和蓮藕脆片生產線;華祥食品公司新上水煮蓮藕深加工自動灌裝、自動裝箱等設備……“藕經濟”成為寶應縣域經濟中的亮麗風景。 “從機械化加工到線上營銷,寶應荷藕產業這些年能夠‘長紅’,歸根結底在于善于利用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提質增效?!毙旃鸺t介紹,寶應荷藕及相關產品之所以能在市場上長盛不衰,還在于利用科技手段保持住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荷藕品種“大紫紅”的特性。 記者在寶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實驗室看到,“大紫紅”頂芽呈紅色、藕皮呈米白色、藕肉呈亮白色,湊近一聞,濃郁的藕香撲鼻而來。然而這樣的好品種在實際種植時,會受制于基因、病害等因素容易被藕農棄種,寶應縣就此與高校聯合開展育種攻關。就在今年9月,寶應蓮藕脫毒種苗繁育試驗取得突破。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揚州大學教授李良俊介紹,經過科技處理的新種苗不僅在生長速度和抗病能力上表現優異,能夠減少大多數荷藕種苗生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僵藕病”,成熟后的荷藕在口感和營養價值上也會有明顯提升。 說起這次種苗試驗突破,寶應荷藕產業的從業者們都特別興奮,因為新的荷藕種苗在品質和經濟效益上的價值突出,不久后就可以在本地投入大面積生產,寶應荷藕產業未來必將又是一片廣闊的發展天地。(張韋 張晨)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