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省級機關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 劃清“責任田” 列出“明白賬”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今年以來,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新華日報社創新開展“明責履責盡責·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書記談”活動,將推動機關黨建提質增效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相結合,以筆為媒、以談促學、以學促干,涌現出一批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以筆為媒,在學思踐悟中把準正確方向 省級機關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眼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構建明責清晰、履責到位、督責有力、考責精準的責任體系,通過筆談活動進一步深化對機關黨建主體責任的認識,不斷增強落實主體責任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省紀委監委機關制發黨建業務融合工作體系實施方案,從省紀委常委會自身做起,各部門黨支部和黨小組,包括派駐、巡視和各市縣紀委監委,層層抓落實,凝聚黨建和業務工作合力。省委辦公廳結合筆談活動,組織基層黨組織黨務干部開展紀律處分條例解讀、機關黨建和黨務實操等輔導講座,全面提升黨務干部履職能力。省政府辦公廳將黨建工作貫穿到參謀輔政、服務保障、督查落實全過程各方面,不斷提高政策建議針對性、文稿服務實效性和參事建言參考性。 省委組織部完善“黨委主責、支部主抓、黨員主體”工作機制,通過筆談活動進一步增強抓好機關黨建的責任感使命感,以高質量機關黨建促進“鑄忠誠”“選賢能”“聚人才”“強堡壘”“樹先鋒”等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省委宣傳部各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及時學習“書記談”重點文章,建立部機關“黨員論壇”交流平臺,梳理總結特色黨建工作法,提升支部書記抓黨建促業務的能力水平。省委統戰部堅持黨內帶動黨外、黨內黨外協調聯動,深化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實施各族群眾互嵌式發展計劃,建立健全港澳愛國同鄉社團工作機制,全省統一戰線緊跟領路人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 以談促學,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只有把責任清單具體化,才能在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和改進機關黨建各項工作中把握重點、錨定方向。省級機關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把全的要求、嚴的基調、治的理念體現到責任落實全過程各環節,明確各級黨組織書記的責任和重點任務,織密黨建工作責任體系。 省委研究室機關黨委舉辦全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開展“一支部一特色”黨建活動,不斷強化各處室黨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省委網信辦開展“黨建引領助發展”行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在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省委金融辦健全完善機關黨建制度規定,研究細化機關黨建年度任務責任清單,把抓黨建責任進一步落實、落細。 省教育廳堅持把巡視整改作為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邊整改、邊總結、邊提升,制定完善管根本利長遠的制度規定,為推動江蘇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省應急管理廳聯合駐廳紀檢監察組舉辦全省應急管理系統黨務(紀檢)干部培訓班,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組織書記知責、履責、落責。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建立全面從嚴治黨重點任務“醒責”機制,創設縣級稅務局政治機關建設觀測點,推動政治機關建設向全省擴圍提質。 以學促干,把責任落到實處 談責任,最終要落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為民服務上來。省級機關黨員干部普遍反映,通過不斷強化黨建責任意識,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共識樹得更牢、干勁更加飽滿。 省法院開通支部“黨建直通車”,扎實推進群眾來信“有信必復”,推動將“抓前端、治未病”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省檢察院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司法突出問題,高質效辦理一批有影響力的案件,推動行政機關健全完善規章制度,更好惠企利民。省發展改革委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牽頭制定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等一攬子政策,黨支部書記帶頭走進“先鋒直播間”,推動政策應享盡享、免申即享。省商務廳以消費品以舊換新和“蘇新消費”四季主題系列消費促進活動為抓手,累計舉辦56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超12.3億元消費助力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持續點燃消費熱潮。 省人社廳打造“人社·在身邊”黨建品牌,構建“就在江蘇”“蘇暢人才”等服務矩陣,實施38個支部書記項目,以上率下帶動黨員干部到為民服務一線履職建功。省醫保局將年度11項醫保改革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年終黨建考核、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扎實推進醫保支付方式、醫保經辦服務等重點改革,不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的有力保障。 責重千鈞,任重道遠?!肮P談活動將持續深化拓展,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笔∥〖墮C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更好發揮溝通會商、集中換屆、任職談話、履責培訓、述職評議、督查考核等機制作用,指導督促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進一步增強落實機關黨建主體責任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扛實壓緊責任、認真履職盡責,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堅強保障。(陳明慧)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