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朱程)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常州板塊”發展迎來新起點:全市上市公司累計突破100家,上市后備梯隊也已蔚然成型,涉及6大產業矩陣的706家企業。這份耀眼的成績單背后,是常州深耕產業發展,推動優質企業、鏈主企業、隱形冠軍、“小巨人”企業邁向資本市場的謀略和布局,更是常州堅持十年如一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強化信用創新賦能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的努力和決心。 信用破題引領改革創新,為企業“松綁”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緊縮與運營成本持續攀升,傳統審批制度的弊端也進一步束縛了企業發展活力。在此背景下,常州以信用改革為突破口,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為企業松綁減負,打造更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 為了破解項目落地慢、開工難的困境,常州在全市范圍內率先推動“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招商項目常態化采用“標準地”方式供地,企業只需承諾按照既定建設標準施工,政府則承諾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實現了“項目等地”向“地等項目”的轉變。在“政企互信、政企守信”理念下,常州一批產業項目平均提前90天啟動建設,企業的優良信用成為推進投資項目的“通行證”。 在加強信用監管領域,常州建立了“事前指導預防、事中審慎監管、事后鞏固提升”涉企合規機制,全面推進“審批—監管—執法—信用”閉環管理改革,實現監管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常州將信用理念融入綜合執法,全面推行“監管一件事+綜合查一次”模式,對風險較低、信用良好、三年內未被行政處罰的檢查對象,除特殊行業和重點領域外,實行一般監管,為企業營造安心、放心、暖心的發展環境。 針對政府合同履約監管難題,常州提出實施“133”模式改革,重塑政府合同履約應用機制。該模式通過搭建合同履約管理平臺,整合三類關鍵數據,提供三項專項服務,成功實現了合同履約信息的跨部門、跨地區大閉環管理,顯著提升了政府合同的履約率與公信力。截至目前,常州已累計收集合同及履約信息55160條,向相關部門推送履約風險預警1145條,不僅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也為經營主體營造了一個更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信用惠企服務持續優化,提升民生福祉 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長期以來普遍面臨融資瓶頸、信用修復程序復雜以及監管壓力遞增等多重挑戰。 針對這一現狀,常州統籌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目前已成為全市中小微企業獲取綜合金融服務的主要入口。該平臺成功吸引了超過16萬家經營主體注冊,通過與銀行機構的數據挖掘和聯合建模,實現了全流程放款服務。此外,平臺精心設計的“常信貸”、“常個貸”、“常農貸”等系列“信易貸”產品多達155種,累計滿足企業融資需求超過3700億元,特別是在過去四年間,助力23728家首貸企業成功獲得資金支持。 在信用修復領域,常州率先在全省建立了“信用中國”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之間的信用修復結果互認機制,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提升了修復效率。同時,創新推出的“信用中國信用修復輔助工具”,實現了信用修復服務的全程線上辦理,真正做到“零接觸”、“零跑腿”。通過“常州政企通”微信小程序,平臺已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送預警通知7600余次,為企業營造了更加寬松、友好的市場環境。 此外,常州還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模式,出臺了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24個重點領域的345項免罰事項。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成功辦理免罰案件2995起,涉及金額高達1.18億元;同時,實施從輕減輕處罰案件2267起,涉及金額7611.4萬元,不僅減輕了企業經濟負擔,還增強了企業合規意識,促進了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信用創新應用不斷拓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溧陽、武進、天寧、鐘樓等4個轄市區成為省創新信用管理與服務縣級試點,“信易修”案例入選“信易+”全國應用典型案例,10個案例入選“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案例……近年來,常州積極探索信用應用創新新場景、新模式,充分發揮信用在服務經濟發展、助推社會治理、提升民生品質、深化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創新意義、可復制推廣的典型舉措。 為了加快解決信用應用不足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常州已連續兩年實施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評選出20個示范和優秀項目,其中7項入選全國優秀案例,涵蓋政務服務優化、社會治理創新等領域,彰顯信用體系建設卓越成果。常州還打造“信易+”創新模式,實施守信激勵措施,如發放“常商服務卡”、提供創業貸款支持等,讓守信者享受便利。溧陽個人誠信積分評價模型和天寧“最美新市民”評選機制的推出,也進一步擴大了守信激勵的覆蓋面。 此外,常州將信用信息查詢功能嵌入政務服務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并率先搭建“跨省通辦”項目審批代辦平臺,解決跨省辦理難題。常州還積極推動信用信息與業務應用深度融合,將信用報告嵌入校外培訓機構、存量房交易一體化、政府采購、公共資源交易等平臺,為行業監管提供信用支撐。(余偉婷參與調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