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1月26日電(記者朱程)隨著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航空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近年來,揚州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深化合作,引進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中航機載共性技術工程中心和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點項目,實現企業、人才、技術“從無到有、由散到聚”。 培育新興產業,路徑選擇是關鍵。揚州以打造航空產業集群為目標,堅持規劃引領和政策扶持并重,科學謀劃航空產業發展路徑。在頂層設計方面,揚州制定工作清單、排出十件大事,以科學規劃引導產業科學發展,瞄準“創新示范、多元融合、空中樞紐”等發展目標,著力培育飛機整機總裝和配套產業集群,初步打造了以航空科技研發和航空裝備制造為主導,以低空經濟、通用航空、民航運輸為輔的“兩主三輔”產業體系。同時,揚州明確特色定位。構建“一核引領、兩基地協同、多點聯動”的產業空間格局,以江廣融合區華東航空谷為核心,打造三大低空經濟產業園,并通過航空產業聯盟,助力基礎較好、具備條件的非航空類企業進入揚州航空產業鏈。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揚州積極推動產業科創深度融合,促使單體項目向產業集群轉變,不斷提升航空產業規模質態。一方面,依托沈陽所揚州院這一全省唯一飛機主機所,以機載共性中心全國民機機載領域基礎共性項目建設為牽引,推動本土企業產品向航空線纜、機載零部件等多領域拓展,合作單位范圍不斷擴大。另一方面,著力發揮創新驅動作用,加強科研成果對接轉化,推動優質科研項目在揚研發、在揚見效。國家民機重大專項落戶揚州,機載共性技術公司獲得近8億元國家經費支持。同時,深入推動航空領域“三招三引”,聘請航空領域“招商大使”,深化與“招商大使”的信息推送、服務跟進和落實反饋,強化產業鏈項目的選擇與評估,招引一批稅收貢獻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補鏈強鏈項目。大力加強與中航工業等單位對接,吸引更多優質制造業和航空軟件類項目落戶,把資源合作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為了給航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要素資源,揚州著力協同推進招才引智與企業培育,深挖企業成長潛力,增強產業發展后勁,打造要素集聚化、人才集中化的整體環境。在人才方面,揚州強化招引、優化服務,加快引進和培育高等院校畢業生和成熟型技術人才;放大優質企業和重大項目對人才的集聚效應,支持沈陽所揚州院、機載共性中心和中航研究生院建設高水平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提升優質人才承載能力,目前已集聚高層次人才近千人。 為了營造產業森林,揚州加強對本土頭部企業的培育和扶持,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推動具備條件的龍頭企業向整機總裝單位發展,打造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行業“小巨人”。健全完善項目建設協同推進和服務落實機制,凝聚產業發展的工作合力。 2023年,揚州市共有航空產業相關企業52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2家、研發設計類企業3家,16家成為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基本形成“飛機主機+機載系統”的軟硬件產業發展體系和“科研創新+人才培育”的智力支撐體系。(江蘇省政府研究室聯合調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