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12月5日電(記者朱程)今日,記者從連云港市相關部門獲悉,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辦公室發布的第五批省級創新實踐案例中,連云港片區3項案例入選,分別是來自中哈物流的“過境鉀肥‘集改散’直裝作業模式”、東方公司的“創新進口礦產品‘散改集’作業模式”與“過境車輛籠車運輸新模式”。 此次獲批的3項案例是連云港港口集團聯合連云港海關等探索制度型開放,全力優化港口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以中哈物流基地的中亞過境鉀肥業務為例,針對中亞過境鉀肥周轉時間長、港口作業污染大、貨物中轉貨損問題,中哈物流公司聯合海關創新監管、業務流程,形成中亞鉀肥過境“集改散”直裝作業模式,實現中亞過境鉀肥搭乘班列運抵中哈物流基地,直接卸載裝汽車分流至集裝箱碼頭,全程無紙化辦理出口核放,然后采用“集裝箱翻轉”新工藝將過境鉀肥直裝入散貨船,中亞過境鉀肥全程零等待、零污染、零貨損,大幅減少了作業環節約43%,過境全流程時間壓縮60%左右。 進口礦產品“散改集”作業模式則是東方公司為解決進口礦產品散裝轉運環節貨損、貨差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聯合連云港海關改革創新,最終形成允許進口礦產品卸船環節將貨物裝入集裝箱存放,海關放行后直接提離的作業模式。該模式有效避免貨物損耗和品質變化,也減少礦產品粉塵對環境的污染,有效提高貨物通關效率,降低生產作業成本。按全年100萬噸測算,可減少裝箱時間約1.5萬小時,減少貨損約3000噸,減少經濟損失約6000萬元,節約人力和機械資源1000萬元以上。 過境車輛籠車運輸是港口整車出口業務的一大亮點。東方公司立足鐵路集裝箱運輸汽車運載能力低、成本高等困難實際,聯合海關、中鐵特貨開辟了過境整車海鐵聯運籠車(中鐵特貨籠式專用運輸列車)班列運輸模式。 相比傳統集裝箱班列運輸,該模式下作業流程從6個簡化至4個,整列籠車班列裝載能力提升93%、裝載用時較集裝箱裝車節省約57%,極大提升了港口汽車過境服務水平。(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