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來源:新華網 |
![]() 新華網南京12月11日電(記者楊紹功)連接長江與無錫主城的錫澄運河船舶往來如梭。運河畔的江陰霞客灣科學城創智園,重大科學裝置寬視場巡天望遠鏡(MUST)項目正加速推進,有望在年底前取得建設新進展。 MUST項目是由清華大學牽頭,聯合國內外頂尖天文單位,在國內建設部署的國際首臺第五階段光譜巡天望遠鏡。項目借助江陰當地產業集聚度高、水運條件便利等優勢落地,有望在暗能量、暗物質、引力波宇宙學和星系形成等前沿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為保障MUST項目這類重大項目更快落地,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探索推進項目要素“批供一體化”改革,通過用地保障機制創新和模式創新,聚焦要素高效配置和審批效能提升,全面優化重大項目保障全流程,把土地供應環節提前與土地報批相銜接,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達產。 受益于改革創新,MUST項目從材料申報到批準用地只用了不到1個月。 MUST項目的“快”背后是難點、堵點的“破”。企業用地審批繁瑣、涉及部門多、項目落地慢、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一直是項目落地的攔路虎。面對傳統項目審批流程中的繁瑣與低效,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批供一體”改革為突破口,打破部門壁壘,整合資源優勢,實現項目從批準到建設的無縫銜接。 僅用時1個多月,宏澤科技新型電解槽產業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就跑出了“批供一體”加速度,土地成交一周內便實現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合格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五證聯發”。 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重點項目保障辦公室主任張偉清說,批地與供地在法律制度上是兩件事,存在先后的順序及審批層級不同的問題,且批地與供地的審批程序都很復雜。江陰將“批”“供”這兩件事同步推進,達到了審批提速的目的,解決了要素資源保障中的難點、堵點。 “批供一體”改革的要點在于“窗口前移、服務前置、全鏈條保障”。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創新工作方式,形成了“專班運行+全程跟蹤”“平臺預審+容缺后補”“前置辦理+并聯推進”等工作法,通過“業務清單化、清單節點化、節點責任化”,以“集成服務”提供“極簡審批”,為重點項目快落地、快開工鋪設快車道。 近年來,通過持續深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改革,江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實現省級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率達100%、無錫市級和江陰本級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率達95%以上。江陰市也先后獲評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模范市和資金獎勵地區。(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