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來源:新華日報 |
在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1月9日,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四大關鍵詞向人民報告2024年平安江蘇建設成果。 圍繞“安全”關鍵詞,過去一年,全省公安機關不斷織密公共安全防護網,向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發起凌厲攻勢。 2024年,全省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立案同比下降23.1%,現行命案連續7年全破,電詐警情、立案、損失數分別同比下降26%、35%、51%。全年攻克命案積案35起,其中30年以上命案積案11起。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多發態勢,公安機關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各類精準預警模型,多渠道挖掘潛在受騙群眾,在全省成立1624支專職勸阻隊伍,高效率、高質量開展見面勸阻等工作,用大數據和“嘴皮子”挽救“錢袋子”。去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累計精準發出宣防短信200余萬條、呼出勸防電話80余萬通、派警上門化解涉詐風險12.6萬次,避免群眾受損206萬人次,全省電信網絡詐騙預后被騙率降至0.01%,保持全國領先。兩個月前,無錫一市民遭遇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經民警及時耐心勸阻,成功避免190萬元損失。 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交警部門深化危貨客貨運輸協同監管、電動自行車全鏈監管,建立酒醉駕溯源調查和結果通報機制,涉電動自行車事故和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傷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3.7%、17.7%,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續三年“雙下降”。 著眼“發展”關鍵詞,全省公安機關高效統籌高質量發展需求側與公安執法服務供給側的有機結合和精準適配。 在保護知識產權上,全省公安機關靶向建立高新技術企業重點保護名錄,打造431個警企工作站和20個知識產權保護前哨,會同省工商聯建成“警聯護企優商服務平臺”,侵犯知識產權破案數同比上升10.2%。 圍繞經濟形勢和發展需求,公安機關推出一系列服務保障舉措。在城市餐飲業集中區設置夜間臨停路段,科學布設夜巡警力,積極服務“夜經濟”;出臺旅游警務服務規范,推動建立景區安全聯席機制,護航旅游經濟發展;落實高效審批,服務保障全省4985場演唱會、馬拉松、博覽展銷等大型活動安全順利舉辦,助力文娛經濟發展。 去年,我省進一步推進公安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綜合服務窗口覆蓋九成派出所,形成以1個省級公安政務服務窗口、13個地市級窗口、95個縣級窗口、423個“三進駐”(進社區、進企業、進村組)點位、1542個戶籍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4200余個自助區和便民服務點的公安政務服務窗口運行體系,315個高頻事項實現“3公里、15分鐘”辦理,惠及全省90%以上群眾。 圍繞“改革”關鍵詞,去年全省公安機關繼續完善跨警種融合作戰體系和貫通省市縣、派出所警隊警務站的扁平指揮體系,持續健全應急處突協作、110社會聯動、跨區域警務合作等協同作戰機制。以尋人為例,去年全省各110接警區設置失聯人員查找專班專席,對每一起失聯警情,不分年齡、不分地界、不分國籍,接報即查,及時找回6.7萬余人。 為鍛造公安機關新質戰斗力,全省深入推進“蘇警數智”一號工程,省、市和體量較大區縣公安機關全部建成大數據實戰賦能中心,讓公安實戰更智能、更精準、更高效。 在規范執法方面,全省128個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進一步提質增效,辦案效率同比提升30%以上;全省率先全覆蓋建用127個縣級接報案中心、1597個所隊接報案室,最大限度防止不如實受立案問題。 聚力“提優”關鍵詞,去年全省公安機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全警“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人民公安從這里走來”等活動,縱深推進隊伍建設“八項提優行動”,著力鍛造高素質過硬公安鐵軍。 去年我省公安機關共有11個警種部門獲得全國公安系統比武競賽第一名,3名民警被授予公安部二級英雄模范稱號,5個集體和28名個人榮立一等功。12名民警、輔警用生命踐行為民初心,維護公平正義,倒在了崗位上。 平安建設永不能停下腳步。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黨委副書記徐大勇表示,全省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矛盾源頭治理、新型犯罪打擊、隊伍能力提升等工作,不斷提高維護安全穩定能力水平。(胡蘭蘭)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