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來源: 藝術中國 |
海報 臺州市黃巖區地處浙江東南。早在南北朝時期,黃巖先民就開始采石用于造橋鋪路,建造房屋。在年復一年的采石活動中,黃巖石窟擁有了如今面貌——多個百米高石板倉和幾十處人工洞穴。2023年起,由徐甜甜/DnA建筑設計事務所主持的黃巖石窟活化利用項目,采用“建筑針灸”式的最小干預方式對黃巖石窟群落的多個石窟進行生態修補與激活,并邀請左靖工作室為石窟策劃首展。 展覽現場 如何將這一處歷史遺留的采石遺跡,轉化為既能回應地方文脈,又能倡導可續精神的生態景觀與人文場所,成為了工作室思考的課題。最終,他們將視點落回到“石”,以期讓石的作品與石的展場展開對話,將散落在空間與時間、傳說與現實的關于石的神性、力量、經驗與情感重新匯聚一處,歸還于石窟,作為一種修補與償還。黃巖石窟開幕展“石”由左靖、王彥之策劃,邀請冰逸、陳維、陳蕭伊、陳湛、董文勝、杜寶尼、封巖、何見平、何翔宇、侯拙吾、黃喆、李鋼、厲致謙、梁紹基、劉慶元、駱丹、苗晶丘、沈烈毅、塔可、譚彬、王欣、徐甜甜、楊伯都、張克純、張文心、趙玉、趙趙、鄭江、周子杰、朱琺等31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在石窟內一條曾經用于石材運輸的長達260米的隧道舉辦。 展覽現場 展覽的第一部分“從巖畫到物派:石之藝術史”將視點聚焦于藝術史中的石,探索石頭多元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屬性如何至今吸引一眾藝術家們在文化、美學和思想等多個維度對這一物質進行思考和創作。第二部分“石與人類世”則將目光轉向以巖石為代表的地質生態與人類現代社會之間的緊張對峙。參展作品通過正視、思辨和回應危機,向大眾傳遞出真誠而迫切的意圖,催促生態意識的覺醒和實際行動的發生。 展覽于2025年1月22日開幕,將持續至4月22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