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來源:新華日報 |
“我們主要圍繞社交媒體做汽車用品、生活家居、時尚產品類的跨境電商,雖然去年是我們第一年創業,但商品出口數量實現高速增長,每月增速都在30%以上。”南京吉姆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葉瀚介紹,了解到位于南京江北新區的芯科跨境電商產業園有更多、更好、更專業的跨境電商扶持政策后,他們于2023年底啟動該創業項目,公司成為較早入駐園區的一批企業,之后越來越多業內生態合作伙伴也被吸引,園區形成“組團式”發展的產業生態。目前江北新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已入駐企業30多家,集聚了一批擁有自主品牌、競爭力強的跨境電商企業,產業園內的上下游鏈路逐步補足,創新動能在此不斷迸發,2024年園區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額超8億元。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跨境電商企業出海的重要陣地。走進芯科大廈,一樓大廳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出海產品”,從優質鋼材、汽車零部件等高端制造產品,到美妝、穿戴甲等時尚產品,令人目不暇接;9樓的共享直播間面向海外直播。 “當下,跨境電商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產業轉型的新業態,但對不少企業來說,受制于投入高、推廣難以及對相關政策了解不透徹等因素,品牌出海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針對這些困境,產業園為企業打開方便快捷的出海之路?!苯毙聟^跨境電商產業園相關負責人高陽介紹,在這里,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保姆級”服務,如在全球主流平臺開店、運營培訓、獨立站建設、海外物流方案、跨境支付和一站式出海合規等全程服務指導和資源共享等。企業從入駐到第一批貨出海,最快只需一個月。 產業強則園區強,產業興則園區興。以產業為基,江蘇積極布局園區經濟,成為全國興辦開發區時間最早、發展最快、規模最大、效益最優的省份之一。主導產業布局,是江蘇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也是吸引外資和外商青睞的“制勝棋”。 從1984年昆山自費興辦開發區走上“昆山之路”,到1994年中新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再到2019年8月,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正式獲批,江蘇開發區在一次次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體制機制創新中大步向前。 勞施保施是一家從事電磁閥和液壓泵研發生產的隱形冠軍企業,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增加,該公司在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建立中國研發生產總部?!爸械拢ǔV荩﹦撔庐a業園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勞施保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這里有完備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為企業與中國客戶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從引進愛立信、菲尼克斯等企業,到上汽大眾、長安馬自達等龍頭企業先后帶來140多家汽配企業,再到順勢承接國電南自、航天晨光等制造業大項目,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將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主線,相繼引入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項目,形成了以新型電力系統、高端裝備制造等為主導產業的發展體系。 放眼全省,江蘇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拉動全省經濟產出的重要引擎。根據商務部公布的2024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在2023年度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綜合排名前30名中,我省共有9家國家級經開區上榜,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蘇州工業園區穩居第一,實現“九連冠”。 園區經濟已占據江蘇經濟的半壁江山。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截至目前,江蘇經國務院、省政府正式批準設立的開發區共158家,其中國家級開發區47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創造了全省50%的經濟總量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的固定資產投資,70%的規上工業增加值,80%的實際使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 2025年,江蘇如何繼續做強園區經濟?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推動境外合作園區建設,加快實施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等項目”“完善開發區評價體系,提升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發展水平,支持蘇州工業園區開展深化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為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加充足的開放后勁和創新動能”。 2024年11月,商務部印發《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深化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力爭通過五年努力,蘇州工業園區基本建成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全國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引領。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錨定這一總目標,蘇州工業園區繼續當好“探路者”和“先行者”,今年將圍繞落實中新自貿協定、數字貿易合作試點等開展先行先試,加快實施64項年度改革任務,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推進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系統集成改革,形成更多標志性成果。(洪葉) 【觀察】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省產業園區應搶抓機遇,深入實施“二次創業”行動,為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力量—— 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標桿,努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在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瞄準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著力推進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建設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以高水平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為重點,構筑開放發展新動能。用好自貿試驗區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等政策,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跨國公司在江蘇布局總部經濟、功能性機構等,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先導,加快“智改數轉網聯”步伐。深入開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加快大模型場景示范和產業化應用,著力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加快產業園區數智化建設,牽引高能級算力經濟發展。 以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關鍵,加快形成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建設產業園區創新核心區,搭建全鏈條一站式公共轉化平臺,率先探索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建設,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體系和先行示范區。 以深化產業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大向園區放權賦能力度,加快建立市場化開發運營體制,實行差異化的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探索工業用地儲備滾動機制等。(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北新區研究院院長 丁宏)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