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來源:新華日報 |
江蘇出臺十五條舉措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 紅包“秒到賬”,能否減輕育娃負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也提出,“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上個月推出的《江蘇省關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了包括進一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大力發展托育服務等在內的15條政策措施。 一條條“投資于人”的政策舉措,將如何幫助減輕育兒負擔?托舉人口增長,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生育不是一個人的事” 《措施》明確,推進生育津貼免申即享,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加大補貼力度。將企業支付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用補貼標準,在現行的對生育二孩、三孩補貼基礎上,擴大到對生育一孩的給予50%的補貼。此外,失業女性生育可一次領3個月失業金。 生育補貼更多代表一種鼓勵生育的國家導向,其積極作用不斷釋放?!敖K把企業支付女職工產假期間社保費用補貼從二孩、三孩擴大到一孩,還提高補貼比例,這體現了對生育行為的鼓勵和支持。尤其是,政策出臺大大簡化了申領流程,減少了女職工在生育津貼申領上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即將從省內高校畢業的博士陳婷婷說,她目前處于備孕期,江蘇的這些舉措,對自己有一定吸引力。“看到政府出臺這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我覺得社會對生育這件事很重視,這在心理上給了我一些安慰,讓我們看到‘生育不是一個人的事’?!?/p> “產假結束后,公司賬戶收到生育津貼25915元,一筆2600多元的營養補助則是直接打到員工社??ㄉ系?。這個不用單獨申請,只要你在社區做了生育登記,然后在蘇州正規醫院建卡,就相當于已完成申請步驟,屆時會自動到賬?!痹谔K州一家企業工作的王瑜介紹。 據悉,去年全省共發放女職工生育津貼30萬人次、共計83億元。目前江蘇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女職工生育津貼不用準備材料再申請,產婦產假結束后能自動到賬。今年,我省將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育保險相關政策,推進生育津貼免申即享全省覆蓋。通過政務數據共享,實現“系統秒核、津貼秒發”,為行動不便的孕婦、難以“脫身”的家人省去奔波之苦。 更有企業家“自掏腰包”鼓勵生育。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倡導用經濟手段“扭轉少子化趨勢”,自2023年7月1日起,攜程推出生育補貼政策:入職滿3年的全球員工,不論性別,每生育一個孩子,將獲得每年1萬元的現金補貼,發放至孩子滿5周歲為止。 從“想生”到“敢生”還有多遠 “制約生育率的因素主要是育兒成本太高?!迸d化市荻垛鎮一家幼兒園老師黃仕紅介紹,去年該園學生數為173名,相比前年下降近40人。在她看來,很多縣城、鄉村年輕人,工作存在不確定性,要打消年輕人生育顧慮,最主要的還是得降低生育成本,既要針對生育進行補貼,也要適當降低養育成本,包括學區房、補課費這些后續育娃支出。 “能有補貼終歸是好事,更何況不用專門申請就可以到賬。不過,相較于生養孩子付出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等,這些補貼僅相當于‘杯水車薪’,力度還不足以吸引人?!痹谀暇┦薪ㄠ拝^一家國企工作的劉冬認為,即便補貼力度有所加大,生育難題恐怕難以因為當前政策而獲得“奇效”。畢竟,“生孩子不只是奶粉錢”,單純計算經濟層面的投入產出,肯定是“不劃算”的,她希望能加大生育成本分攤力度。 補貼與成本之間有多大差距?由梁建章等牽頭的育媧人口發布《中國生育成本報告2024版》顯示,全國家庭0-17歲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53.8萬元,0歲至大學本科畢業的養育成本平均為約68萬元。這還沒有計入子女房產購置等后續費用。 年輕夫妻生育意愿不高,與職場壓力也有一定關系?!肮膭钌蚨嗷蛏贂ζ髽I用人成本有一定影響?,F在多數單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的員工還身兼數職,女員工休假在家、無法工作,企業既要支付工資,又要尋求其他人來接替工作。直接間接成本核算下來,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很多女性在考慮生育問題時,肯定有職場壓力?!笔纫患夜还救肆Y源部門的張強說。 如何既能為企紓困,又能減少女性員工面臨生育選擇時的壓力?除落實生育津貼、營養費等舉措外,江蘇還對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社會保險費用給予補貼,為女性生育創造良好職場環境。 站在女職工角度看,生育造成的損失也是多樣化的,不一定能夠一一量化。“生育成本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對女性帶來的生理損傷、事業影響、精神勞累等,都會讓女性在面臨‘生還是不生’時顧慮重重、糾結不定。”劉冬認為,“生不生”需綜合考量,生育之后,還有養育、教育等一系列問題。 以學前兒童托養為例,劉冬認為,現在托養資源不足,更多屬于“隔輩帶娃”,這既不利于減輕家庭帶孩子的成本,也不利于科學育兒、優生優育。不過她也坦承,短期內增加教育資源、從各個方面打消女性生育顧慮任重道遠。站在女性角度考慮,她希望,除了金錢補貼之外,全社會也應該采取更綜合的支持措施,探索盡可能減輕女性生育損失、生育顧慮的制度設計。 全周期支持“投資于人” “在少子化背景下,創新生育補貼方式、提高生育補貼成效、為女性提供更加完善的生育保障,對于全面釋放生育潛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共同富裕中心主任何雨認為,“投資于人”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新亮點,也是由“物的投資”向“人的投資”的一個轉折點。 “結合人口發展態勢與趨勢,生育方式優化既要提高社會生育意愿,也要解決生育年齡過晚問題。當前部分城市青年群體初婚年齡已接近甚至超過30周歲,晚婚晚育直接影響生育能力與生育水平?!睆慕洕嵌龋斡暾J為,要解決生育負擔過重問題,先要完善托育、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配套,要著重在這些領域“投資于人”。 提振生育率不只要在“錢”方面彌補,更要在時間上“做文章”?!皩嵤╈`活的工作制度,如遠程辦公、彈性工作制,幫助父母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非常重要?!苯洕鷮W家余豐慧舉例介紹,像瑞典通過提供長達480天的帶薪育兒假,并且鼓勵父親參與育兒,從多個醫療維度創造良好生育環境,有效提振了生育意愿。 當下,家庭有托育需求,但社會供給明顯不足。記者注意到,近期出臺的優化生育的意見建議,“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等幾乎必被提及。這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普惠性托育服務依舊供不應求。 “現在顧慮的是經濟問題、收入問題,等畢業參加工作了,恐怕會面臨‘有時間生、沒時間養’的問題?!标愭面锰寡?,政策雖然有幫助,但在做生育決策時,還是會權衡學業、職業和家庭的平衡?!吧聸]人帶”、生娃不好找工作,就是尚在求學期的她擔心面臨的“攔路虎”?!拔业囊粋€感覺是,生育觀念也要轉變,盡管現在博士生娃已不稀奇,但談及生娃這個話題,不少同學依舊會不自覺回避。你看,網絡上不少網友吐槽,現在墻上依舊有過時的生育標語?!彼J為,與有形生育條件不同,生育觀念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受家庭內部傳統性別分工的影響,生育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對女性的負面影響要顯著高于男性?!翱梢赃m當增加男性的育兒假等,讓男性付出更多生育成本,這樣用人單位可能歧視會少些,女性也會覺得社會對于孕媽媽的大環境更好、更愿意生?!标愭面谜J為,生育是全社會的事,應該出臺生育成本共擔機制,否則女性生育的職場顧慮很難打消。 除了讓準爸爸、準媽媽們“有錢有閑”外,促進生育還有很多必須考慮的因素。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人大代表建議,企業應對“媽媽崗”給予專項補貼,構建覆蓋“生、養、育、住”全周期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副主席焦紅則提出,鼓勵生育率過低的超大城市給予育兒家庭在積分落戶、住房保障等方面更大的支持力度。 在創造優生優育環境方面,江蘇已有布局。《措施》提出大力發展托育服務。通過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提升托育服務質量,滿足群眾多層次托育需求。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郝琳表示,推動生育支持政策有效落實,“要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p> 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發放補貼為“育兒補貼”,而非“生育補貼”。這一名稱的變化,凸顯了對個體生育關注的全面性、綜合性,既關注生育的“生”,也保障生育的“育”,努力以全周期的生育支持托起萬千家庭穩穩的幸福。(韓宗峰 吳瓊)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