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第十八屆江蘇省中小學詩歌競賽總決賽舉行 —— 喜看少年筆尖流淌的詩行 春色如墨,洇染陶都。竹海翻涌綠浪,陶器靜默生光,而比這更動人的,是少年筆尖流淌的詩行。4月13日,第十八屆江蘇省中小學詩歌競賽總決賽頒獎典禮在宜興舉行。 詩歌從來不是無用之學。江蘇省教育學會校園文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姚衛偉說,伴隨時代育人要求轉變,賽事的命題導向也在發生深刻轉變——從知識考察走向能力鍛造,從機械記憶升維至素養考核,從課本課堂拓展到生活實踐。此外,賽事命題緊扣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爸挥胁蹲缴鐣狳c,讓詩歌創作對接年輕人的興奮點,千年詩韻才能煥發時代光彩。”姚衛偉說。 “僅在象牙塔或學術圈內談論詩歌,我覺得是不夠的。詩歌應該和社會各個層面產生更為緊密的聯系,為大局服務。”中國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詩人王山說,持之以恒辦賽最終的目的,恰恰在于以賽為媒,促進更多人開啟“詩意人生”。 “在DeepSeek、ChatGPT等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飛速發展、不斷涌現的時代,古詩詞教育應該從什么角度深入,才能使得詩詞與人工智能更好地結合?”有學生現場提問。 “人工智能是很多青少年寫作時參考的工具,但鮮明的AI味顯然與詩歌創作的格調不搭?!睕Q賽特等獎獲得者、江蘇省盱眙中學高一學生王順平,曾將學校要求大家寫詩的“指令”交給AI,結果反饋的詩歌標題是《17歲教室門后的暗物質》?!帮@然,人工智能在追求怎樣表達上聽起來更‘高級’,但最終呈現效果反倒讓人不明所以,難以共情?!?/p> 決賽特等獎獲得者、宜興市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徐紫璇的創作感悟,折射出詩歌教育的本質:“詩意藏在平凡的細處,需要像貝殼孕育珍珠般反復打磨”。她將蜜蜂采蜜想象成“提著蜜罐的快遞員”,把番茄炒蛋比作“夕陽掉進鍋里的金色浪花”,這些充滿童趣的比喻,正是想象力破土而出的模樣。 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焦偉說,在“競賽育人,立德樹人”的理念引領與鮮明導向下,創新競賽方式,并通過詩歌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學校把詩歌競賽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語文教學改革結合起來,與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結合起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詩歌便不再是語文課堂的點綴,而是滋養多元思維的沃土。(李睿哲 程曉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