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一至二月,江蘇全省縣域社零總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四點六 縣域消費,從被輻射到領增長 在粉墻黛瓦的江陰長涇老街,融合傳統與現代風格的樂默咖啡小有名氣。主理人貢麗娟是土生土長的“小鎮姑娘”,她告訴記者,店鋪自去年10月營業以來,每日銷量穩定在100杯左右??Х鹊辍⑿【瓢?、24小時便利店……更多零售新業態和消費新場景在縣域涌現,新型產品、服務和品牌加速下沉,激發市場更大活力。今年1—2月,江蘇全省限額以上縣域社零總額同比增長14.6%。 消費結構在變 場景體驗升級 伴隨縣鄉商業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縣鄉消費市場發展步伐加快。2024年,江蘇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率達7.6%,超過城鎮3.4個百分點。開在縣城的瑞幸咖啡、袁記云餃等品牌門店,以及母嬰店、寵物店等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亮點。 從需要型消費轉向發展型消費,從實物消費轉向服務消費,縣域消費結構在不斷變化。在這一進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消費場景里收獲了具象化的美好體驗。以遍布揚州各縣城、鄉鎮的宏信超市為例,這一“小而精”的超市會及時上架時下熱賣的網紅零食、生活好物,引入迎合本地人飲食習慣的菜品和各地特色食品等?!斑@家超市在商品選品上下足功夫,逛逛逛、買買買,這種即刻淘寶的感覺比在家網購等發貨更好?!苯际忻駨埨僬f。 新升級的菜市場迎來更多年輕人。“到菜場‘踏青’,幸福感爆棚?!鄙潢柨h千秋鎮居民丁潔在工作之余,常到鮑墩社區農貿市場“解壓”。去年,當地投入資金200萬元對這一菜市場實施改造提升。曾經污水滿地的老菜場,如今煥然一新:蔬果區、家禽肉類區、水產區等規范有序,排水管道暢通無阻,地面干燥整潔,墻面白凈如新……縣域農貿市場的“菜籃子”里,不僅裝著新鮮菜,還盛著滿當當的“生活質感”。 從咖啡店的日常飄香,到菜市場成為消費新去處……每一個消費場景的變遷,都折射出縣域消費的升級、消費理念的更新。 流通體系完善 城鄉消費聯動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深入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和“千集萬店”改造提升,加強縣級物流配送中心和鄉村終端物流配送設施建設。眼下,江蘇省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正步入收官期,省商務廳等多部門即將對補貼項目開展全面“驗收”。 取快遞、寄快遞、代繳水電費……泰興市黃橋鎮合心村電商服務物流中轉點的快遞月收件量超1300件,成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紐帶。泰興市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科科長葉玲玲介紹,泰興2020年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此后將“交郵快供”建設工作與項目中三級快遞物流體系項目有機整合,通過與郵政、中通、極兔等快遞企業的合作,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暢通。 流通體系宛如經濟血脈,對促進城鄉消費協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我省重點扶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對物流分揀中心設施設備給予20%—40%的獎補,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在江蘇,交通與郵政系統緊密協同,公交車、郵政“帶貨”模式降低物流成本;農產品集配中心與冷庫建設有序推進,為農產品保鮮、增值保駕護航,進一步暢通農產品上行通道。 農業生產專業化、區域化趨勢日益明顯,鮮活農產品的“大流通”成為常態,這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打通“最初一公里”提出要求。 蒜薹、蒜頭等是射陽縣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為突破蔬菜保鮮問題帶來的流通銷售瓶頸,射陽縣供銷合作總社與鹽城市供銷合作總社共同出資500萬元,組建射陽縣裕新冷鏈物流有限公司。當前,全縣已建成農產品冷鏈保鮮庫、倉儲物流項目7個,冷鏈、倉儲總庫容達5.35萬噸,有效延長蔬菜“貨架期”。 射陽縣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主任單伯良也表示,縣域冷鏈物流建設依然存在短板,表現在冷鏈布局不平衡、冷鏈企業整體實力不強、冷鏈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方面。建議加快產地冷鏈物流網建設,不斷更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提升冷鏈物流服務水平。 特色農品出圈 市場活力“滿倉” 在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進程中,培育強大影響力的縣域品牌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各地憑借農產品品牌的打造與運營,為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在南京祿口機場、蘇州陽澄湖服務區、揚州廣陵服務區售賣的數十種不同品類產品均有“無想田園”標識。據介紹,這些都是“無想田園”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的企業產品。 提升區域農產品“顏值”和價值,2017年,南京市溧水區立足區域內大米、茶葉、藍莓等特色農產品,發布“無想田園”區域公用品牌?!叭缃瘢疅o想田園’構建起‘核心形象品牌’(金標)和‘授權自主品牌’(普標)體系?!变嗨畢^供銷合作總社合作事業科負責人胡一陽說,金標聚焦高品質農產品,統一標準、包裝和價格底線;普標則以親民價格滿足多樣化需求,提升市場認可度。公司還與上海久光、上海供銷e家等15個線下平臺達成合作,推動農產品“出縣”銷售。 一只螃蟹帶動當地10萬人就業,具有零售點300多個……南京高淳的“固城湖”螃蟹,已經成為“魚米之鄉”江蘇的亮眼標識之一?!肮坛呛π樊a量達2萬噸,但受限于養殖面積,產量大幅增長的空間十分有限。若要持續提升產業附加值,就要從‘賣螃蟹’向‘賣技術’轉變?!惫坛呛π菲放乒芾磙k公室負責人呂虹介紹,“我們與科研機構共建研發中心,積極推進深加工體系建設,開展調料包產品開發與優化,已初見成果。”固城湖螃蟹產業集聚區加快推進河蟹全產業鏈數字化建設,“云上蟹塘”“購蟹地圖”“云揀倉”等相繼上線運行,產地數字使用權租用試點成功,去年上半年直播基地電商銷售額達1500萬元。 縣域消費逐漸“紅火”,成為拉動消費市場的“潛力股”。當下,縣域不再是享受經濟輻射的消費市場邊緣地帶,而是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戰場。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對新業態的培育、流通體系的完善以及品牌建設的深耕,江蘇不僅激活了縣域消費的一池春水,更重要的是,構建起了城鄉消費聯動的橋梁,實現資源高效配置與產業協同發展。(王夢然 顏穎 吳瓊)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