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3來源:新華社 |
在中國東部沿海的幾何中心,有這樣一片充滿活力的熱土。江蘇,以占全國1%的陸域面積和6%的人口,創造了超過10%的經濟總量。2025年的春天,這片土地正以“打頭陣、勇爭先、走在前、作示范”的使命擔當,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過去一年,江蘇聚焦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首次超過50%,區域創新能力提升至全國第2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創板上市公司等數量居全國前列。江蘇,正在書寫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雙向奔赴”。 昔日池塘洼地,如今創新之城,已過而立之年的蘇州工業園區,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的開放窗口。截至2024年底,園區累計吸引外資項目超5200個,實際利用外資超420億美元,其中10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園區投資189個項目,這塊改革開放“試驗田”日益成為高質量發展“高產田”。 一座座橋梁不斷拉近長三角的時空距離,打通關鍵“節點”,逐步實現區域一體化“跨界無感”。幾個點連起的一條條線,正是長三角一體化治理的生動寫照。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到公共服務的無縫對接,從醫療資源共享到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江蘇以“一體化”思維破題,讓群眾的幸福感不斷升級。 4月9日,在長江入??诘慕K南通海門,我國自主研制、最大開挖直徑達16.64米的“江海號”盾構機緩緩啟動,新“萬里長江第一隧”、我國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正式開掘。 海太長江隧道北起南通海門區,南至蘇州太倉市。線路全長39.07公里,包含過江隧道長11.185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海太長江隧道建成后,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高速公路隧道,引領車輛實現從用時1小時到僅需10分鐘的長江穿越。 更優化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更融合的沿江城市群跨江發展,將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九龍口旅游度假區創新推出“信易+”應用場景,打造誠信旅游新生態。面向游客,依托“淮劇小鎮”等數字化平臺,引入“鹽有信分”信用體系,創新“先游后付”免押金消費模式。 面向商戶,構建商戶信用數據庫,實施“一戶一檔一碼”數字化管理,設立“5A-1A”五個誠信評價等級。同時景區深度融合淮劇、雜技等項目,推出沉浸式秀演、短視頻劇集,打造“淮鄉家風”誠信文化教育專線。 統籌:李杰、王健、李佳琳 編導:王梁、張寶亢 包裝:夏勇 配音:蔡紫涵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