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5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張家港加快形成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篤定信心,重整行裝再出發 2.3毫米厚的原材料,經過至少5次往復軋制,最終減薄到0.2毫米……沙鋼集團硅鋼一車間,高性能硅鋼生產線高效運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此刻有了新的答案。 過去十年,沙鋼投入超50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全面推進特鋼產品提檔升級,重構產業基因?!皞鹘y產業不是落后的代名詞,恰恰是創新的主戰場?!鄙充摷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彬,對鋼鐵產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而在離沙鋼集團30分鐘車程的光束汽車有限公司,依托智能工廠的高精度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和信息化系統,每小時生產43臺整車。從接單到交付,公司實現全流程數字化,定制車周期壓縮至7天。 企業篤定信心、創新求變的發展激情,是張家港這座城市奮發圖強、蓬勃向上的生動寫照。 從曾經的“邊角料”起步,張家港勇立時代潮頭,埋頭苦干,磨礪出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明星城”,也熔鑄了以城市命名的張家港精神。張家港綜合實力連續30多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市)前三強。 張家港人深知,縣域競爭愈發激烈,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產業競爭力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而偏重的產業結構,給轉型帶來較大壓力,這一“短板”必須加快解決。 直面挑戰,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張家港市委書記韓衛表示,張家港正大力推進城市轉型,構建傳統、新興、未來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冶金新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智能高端裝備、高端紡織、新能源5個千億級、若干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張家港的信心從何而來? 曾經,張家港精神如同一把利刃,幫助這座城市斬斷荊棘。如今,這座城市依然從張家港精神中汲取信心,從現有優勢中獲取力量,勇攀“立潮頭、當標桿”的更高峰。 張家港現有1.7萬家工業企業、1660家規上工業企業。2024年,張家港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638億元,智能高端裝備產業產值增長17%,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產值增長12.9%,特色半導體產業產值增長39.9%。 同時,張家港還具備港口區位優勢。今年一季度,張家港口岸外貿出口貨運量504萬噸,同比增長36.5%,集裝箱運量27.3萬標箱,雙雙實現開門紅。 把信心裝進行囊,用實招克服困難,張家港堅定不移走穩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 項目是“源頭活水”,一切盯著項目干。3月20日,陶氏公司有機硅擴建項目落成,彰顯了這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張家港的堅定信心。作為“老朋友”,陶氏自1998年落戶以來,持續加碼,累計建成重大項目19個、投資金額達30億美元,成為張家港最大的外資企業。 今年一季度,張家港投產、開工和簽約的項目達186個,總投資887.73億元。這些具有強鏈、補鏈、延鏈作用的好項目,猶如一個個能量塊,使張家港重點產業鏈煥發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資源,讓城市對人才更友好。2024年,張家港新增國家級人才45人,其中企業入選39人、全國縣域第一。今年以來,張家港投資于人的行動愈加果斷有力:人才房票政策煥新升級,將購房的優惠對象放寬至技能類人才;購房補貼標準在100萬元及以上的人才,可以單純購房,也能同時購房購車,并且享受全額補貼。對于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創業項目,張家港推出沙洲湖科創園、東渡人才港、南岸創新人才社區等人才企業“零租”孵化器,提供20平方米場地、最長3年的免租優惠。 4月8日,張家港推出“港城人才直通車”服務提升行動,聚焦安居保障、創業扶持、政策賦能、生態構建等維度,把人才服務水平推上新高度。 塑造產業競爭力,張家港創新舉措不斷。高端紡織是張家港特色優勢產業之一,現已集聚紡織企業3100多家,毛紡年營收超全國六分之一,年羊毛成交量占全國六成以上。3月31日,張家港召開高端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將從服務項目建設、支持企業實施智改數轉網聯、推進印染產業集約集聚發展等9個方面發力,向“千億級”沖刺。 大會的召開,讓江蘇東渡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衛民倍感振奮。未來,東渡紡織將持續引入高端智能設備,實現高難度工序操作80%以上由機器完成。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張家港企業亦行舟踏浪、爭流而上。在蘇州軟體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集“柔性本體+智能感應+自主決策”為一體的仿生軟手,能夠實時檢測對物品的抓取力;江蘇天鵬電源有限公司積極建設“具身智能動力電源研究院”,產品已成為國內外知名機器人品牌供應商……張家港具身智能機器人多維度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徐瑞雅 楊麗媛)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