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4月30日電(記者沈汝發)近年來,南京市溧水區不斷建強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富民增收。當前,溧水有區級及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3家,2024年,溧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10元,同比增長5.3%,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1.4個百分點。在江蘇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溧水在2023年度全省綜合排名第一的基礎上,2024年度繼續獲得爭先進位區。 產業化助力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一方水土滋養一方特產。近年來,溧水形成以優質稻米、綠色蔬菜、現代茶、草莓、藍莓為主導的一批特色農業產業,稻米、綠色蔬菜、草莓產業已達十億級規模。立足資源稟賦,溧水正以產業化為抓手,聚焦品種研發、基地建設、加工提檔等重點環節推動延鏈、補鏈、強鏈,加速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 “小草莓長出大產業”。近四十年來,溧水先后引進十多種優質草莓品種,打造了金色莊園草莓、無想田園·溧水草莓、傅家邊、天使美莓等一系列品牌。截至目前,該區草莓種植戶超5000戶,種植面積近2萬畝,年產量近2萬噸,年產值近10億元。 像規劃“工業園區”一樣規劃“農業園區”。位于溧水白馬鎮的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國家農高區,聚焦生物農業、農產品特色加工、農業智能裝備制造、農業科技服務、未來食品產業等方向,擁有11.5萬畝特色產業基地、41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多家涉農企業,累計承擔農業科技項目370多項,取得農業科技成果850多項。 在此基礎上,溧水以全域農高區理念推進“一區多園”建設,已經在石湫、東屏、永陽等鎮街打造了一批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構建起“科技+服務”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從生產種植向食品加工產業延伸。白馬鎮依托30多年的黑莓、藍莓(簡稱“兩莓”)種植基礎,建設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已有8家企業從事“兩莓”加工,產品涉及果汁、果醬、果酒、果干、原液等,打造出“寶生源”“中亮”“優果維”“雙吉百瑞”等品牌。 此外,溧水還積極引進食品加工龍頭企業,中飲巴比、道格勒等相繼在此設立生產基地?!?022—2024年度企業上繳利稅超3500萬元,實現本地采購1億元。未來,我們期望引領行業向集約化生產、連鎖化銷售、品牌化經營方向發展,在帶動上游初級農產品穩步增收發展的同時,不斷推動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和溧水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敝酗嫲捅茸庸灸暇┲忻称酚邢薰?巴比食品南京鮮食中央廚房)人事行政部總監凃小兵說。 農文旅融合激活鄉村美麗經濟 梅花山、牡丹園、桃花林……萬畝花海美不勝收。今年春天,溧水以花為媒,將特色農業融入鄉村旅游,從游園賞花到草莓采摘、炒茶,農文旅深度融合為溧水帶來住宿、餐飲、旅游等多個業態的消費增長。 “我們通過整合農業、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溧水特色的品牌項目,構建起農文旅體學全鏈條體驗場景?!变嗨畢^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負責人袁航說。今年2月,“溧水精品休閑農業線路”推出,以草莓生態休閑旅游為特色,串聯草莓采摘、田園觀光、生態研學等特色體驗,結合賞梅花、采草莓、品農家樂、住民宿等系列活動,為市民游客帶去良好觀光體驗的同時,帶動了農產品銷售和特色農業園區增收。 鄉村振興的大潮中,農文旅融合無疑成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溧水立足生態資源稟賦,不斷拓展“休閑農業+”內涵,例如,和鳳鎮以“串珍珠”思路,依托石臼湖生態廊道開發了臼這里·湖畔民宿、花火露營公園等一批涵蓋休閑觀光、農耕文化體驗等在內的農文旅項目;洪藍街道培育生態觀光游、休閑采摘游等鄉村旅游業態,2024年全年吸引游客達410萬余人次。 產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民房變民宿,農文旅融合發展正持續助力溧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旅游增色,迸發出全域鄉村旅游的新活力。 優勢產業帶動“家門口”就業 走進溧水區白馬鎮的省級綠色優質藍莓基地,一壟壟藍莓種植苗映入眼簾?!斑@是我們今年實驗的品種,成功后會向農戶推廣?!蹦暇╇p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輝說。 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經形成了一條從藍莓研發、種植到加工的產業鏈,并以名下“南京蘇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為服務紐帶,與基地農戶對接,提供種植技術服務,采用保護價格收購散戶的藍莓。據了解,該公司承擔著溧水60%以上的藍莓收購任務。 雙吉公司還與兩家龍頭企業牽頭成立了黑莓、藍莓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兩莓”家庭農場20多家、專業合作社11家,采取“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和訂單農業模式,吸納本地農民就業,2024年全年“兩莓”產業帶動農戶戶均增收1.4萬元左右。 以產業帶動就業,加快推進全區共同富裕。在晶橋鎮,富財圩水產園帶動周邊1000余人開展水產養殖;高標準有機蔬菜產業園吸收周邊100多名農民務工,人均年收入7萬元;芝山富硒產業園年帶動村民用工3.5萬人次,集體經濟年收入超1200萬元;雨花茶非遺文化園帶動園內采茶人員人均季收入增加8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溧水還積極推動特殊教育與農業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帶動特殊人口就業。當地特殊教育學校實驗基地一方面鏈接農業企業,展開農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以打造牡丹園農文旅項目為契機,讓畢業生在園內就業。(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