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9來源:新華網 |
5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公布了“文明橋梁計劃——文物出境展覽精品項目”名單,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申報的“世界記憶 和平愿景——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海外展入選。 據悉,該展覽將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10周年,弘揚正確二戰史觀,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呼吁人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近年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先后在法國、捷克、白俄羅斯、丹麥、西班牙、匈牙利等國辦展,通過南京大屠殺的“世界記憶”展望命運與共的“和平愿景”。 紀念館堅持“一國一策”“一群一策”的辦展理念,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邏輯為線,結合展出國的特點,從歷史背景、相似遭遇、人道精神、戰后紀念等共同話題上尋找交匯點,增加交集點,使每一場外展一脈相承又各有側重,讓觀眾感到展覽“與我有關”。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海外展覽重在運用第三方檔案文獻拉近與國際觀眾的情感距離,精選受害方、加害方、第三方的大量史料,相互印證,注重運用第三方國家的教授、醫生、記者、外交官、傳教士等人的日記、書信、文件、照片以及影像等資料,用史實發言。 紀念館還讓館藏的文獻史料“出?!?,例如南京市民關于家人被害和財產損失的呈文、英國記者田伯烈編輯的世界上第一本公開出版的南京大屠殺書籍、南京大屠殺案主犯谷壽夫的死刑判決書等,讓世界記憶遺產走近更多國際人群。 同時,展覽將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作為重點內容之一,并與國際上的二戰紀念活動聯系起來,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具有拯救人類文明的重大意義。 為了加深人們對和平的理解,海外展覽著重體現“紫金草”這一和平符號,以紫金草的故事表達和平理念,使眾多國際觀眾實現從受教育者到國際傳播者的轉變,他們以外傳外的故事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每到一地,展覽都吸引著舉辦地的國家通訊社、國家電視臺等主流媒體采訪報道。 據了解,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堅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主題主線,突出“記憶”與“和平”兩大關鍵詞,推動“世界記憶 和平愿景”系列海外展覽走進更多國家和地區,使展覽成為促進中外民心相通的橋梁。(徐紅霞 李安琪)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