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裸眼3D秀、“清明上河圖”穿戴甲、“巳巳如意”真絲拉絨長巾 …… 深圳文博會江蘇展區亮點搶“鮮”看 展區效果圖。 (圖片由江蘇展區提供)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江蘇展區將以“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亮相15號館文化消費·文旅融合展。30家省內優秀文化企業通過文化科技新服務、文化消費新場景、文化傳承新生態三大板塊,集中展示江蘇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成果。 據介紹,此次江蘇展區內,4組4米高的裸眼3D屏幕與穿戴甲、蘇繡、紫砂壺、絨花、絲綢等共同構筑起“蘇韻新‘視’界”核心展陳,從不同角度展現江蘇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播載體創新、版權保護交易、人才賡續培育、前沿技術應用等維度,取得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成果。 南京云錦博物館首次受邀參展,攜云錦現代藝術品《九華擎霄》首發亮相。作品在古畫基礎上重新構圖著色,暗紋則織進頌蓮名篇《愛蓮說》,整體靈感來源于明末清初許儀的《荷香清夏》,畫面中九朵蓮花高低錯落、筆直向上。南京云錦博物館品牌中心主管何冠奕介紹,作品畫芯采用南京云錦妝花技藝,以金線、真絲線、彩金線織造而成。裝裱工藝上,以綾絹進行壓覆,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此次文博會,南京云錦博物館還創新推出了“云錦博物館數字典藏盲盒互動卡”,不僅呈現了精美的云錦紋樣設計,更融合了語音AR導覽功能,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收聽講解。 來自東海的匠人們將漆器、絨花、剪紙、掐絲琺瑯等非遺元素和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仕女圖等傳統文化元素完美融合,讓穿戴甲成為兼具藝術性和傳播力的全新文化載體。卓易文化首創的紫砂藝術品數字身份認證體系,通過將紫砂作品微觀特征掃描存證、完整記錄作品全生命周期數據并上傳至區塊鏈,為每件紫砂藝術品賦予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證。國家級非遺蘇繡代表性傳承人、85后繡郎付健憑借蘇繡獨特的劈絲、疊色技法,對青銅器物古樸厚重的肌理光澤進行精微復刻與藝術重構,讓國之重器突破時空界限,實現“觸手可及”。中國首條非遺扎染智能機器人生產線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千年扎染,在生產效率提升6倍的同時保留手工美學。如今,這些智能染布已經化身國潮時裝,“走”進年輕人的衣櫥。 江蘇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的“先鋒”們展示著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傳媒、動漫游戲、智能裝備等方面的成果。通過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江蘇文庫》數據庫,觀眾可在線閱覽典籍精華,讓千年文脈在屏幕間流淌;點擊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的交匯點超級大平臺H5,觀眾可查看平臺上的精選融媒體產品;在南京洛普打造的沉浸式觀影空間中,觀眾可以通過全球首個全透聲LED電影屏,零距離感受華表獎獲獎影片《覓渡》帶來的視聽震撼。展區還將現場發布《盛世大明——明清第一陵》VR大空間項目,該項目由南京文投集團旗下文都云數字科技與東南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博新全宇宙等聯合制作發行,將于今年7月3日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世界遺產明孝陵申遺成功22周年紀念日進行全球首秀,通過LBVR(基于位置的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南京首個明文化沉浸式體驗空間。 今年春晚無錫分會場在全世界面前展示“水韻江蘇”的溫婉秀麗,同時也讓宜興窯湖小鎮走進了大眾的視野。本次江蘇展區特別設置了“云上小火車”打卡點,為無法親臨窯湖小鎮的游客提供了一次別樣體驗。展區還帶來了熱播劇《北上》中的“花街小院”,漫步其間,仿佛能聽到劇中人物的歡聲笑語,感受到那份濃厚的市井氣息和人情味。 近年來,“國潮熱”在海內外持續升溫,在年輕人中大受追捧。若態科技(ROBOTIME)旗下若客(ROKR)品牌的DIY木質機械傳動模型以“蒸汽朋克風”和“工業機械風”為特色,巧妙地融入了中國傳統工藝的榫卯結構;旗下若來(Rolife)品牌打造的囡茜巧克力繽紛小熊、輕亞少女等系列盲盒,憑借國風妝造與治愈系設計,成為國內知名IP。 此外,春晚同款“巳巳如意”真絲拉絨長巾驚艷亮相;國家級云錦代表性傳承人金文的《如意之旋》《鳳凰之翼》《彩練當空》等作品,讓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在“寸錦寸金”中融合……近年來,江蘇“非遺人”開始拼創意,設計制作的文創產品顏值吸睛、韻味爆棚,讓非遺文創產品成為青年一代的潮流單品。 據悉,本屆文博會以“創新引領潮流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將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將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除主會場外,另設52個分會場,分布在深圳市各區。(徐寧 王慧 王鈺)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