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5來源:新華日報 |
連日來,江蘇各地陸續啟動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各地各校以“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為主題,全景式呈現江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江蘇已建立起從技能實訓到產教融合的立體培養體系,每年向社會輸送約50萬名技能人才。 “傳統課堂一個老師帶幾十個學生,但我們要求每位老師最多帶5名學生,確保師生比最優。學生在學習中從‘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最終成為‘高手’,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技能目標和項目支撐?!蹦暇┬畔⒙殬I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院長王春峰說,職業教育的魅力,在于讓學生在實操中建立自信。他回憶起一名學生的蛻變,“有一名學生數學不及格,卻在機器人編程上展現驚人天賦。畢業后,這個學生進入昆山某自動化企業,如今已能獨立設計立體倉儲系統。這就是‘技能改變人生’的鮮活案例。” 近日,“王春峰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南京職業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從校級工作室到國家級平臺,王春峰團隊用5年時間印證了“技能成才”的可能,正如學院一名學生所言,“在這里,熱愛技術的人不會迷路?!泵鎸χ悄苤圃斓男纶厔荩醮悍逡阎植季窒乱浑A段規劃,“工業機器人能將人從重復勞動中解放,人形機器人要替代復雜人力。我們正與相關企業合作,開發智能機器人課程,并探索AI自動編程技術。”他透露,工作室計劃將智能導覽機器人等創新項目投入實際應用,“從身邊的小事開始,讓學生感受技術變革的力量?!?/p> 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試金石。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江蘇斬獲114個金獎,中職、高職金獎數均居全國第一;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職教賽道上,江蘇16所高職院校攬獲24金,金獎總數領跑全國。 5月13日,在蘇州職業教育辦學成果路演展示現場,智能制造設備、具身機器人等展陳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動態呈現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蘇州市教育局局長周志芳表示,蘇州正落實推進《蘇州市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讓職業教育與產業“同頻共振”、與企業“雙向奔赴”,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培育輸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5月14日,全國醫養結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醫養結合人才需求發布暨產教融合基地授牌活動在江蘇護理職業學院舉行。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量達600萬名,而實際從事該職業的人員僅有約50萬名,缺口巨大。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副院長夏立平介紹,學校調研發現,行業最需要的是精醫養、懂智能、會照護的復合型醫養人才,學校將根據這些需求培養醫養人才,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性。今年職教周期間,該共同體還舉行了臨床技能大賽等多項活動。“這次大賽很切合臨床要求,從病人入院評估,到查體,再到給予診斷,技能操作全面,對護理人員要求更高、更嚴格,不光要掌握護理內容,也要掌握醫生的相關技能。”參賽選手、成都八一骨科醫院主管護師曾小蘭說。 “職業教育須從產教融合痛點破題,用實證思維探索規律,借跨界協同構建生態?!鄙潢栔械葘I學校校長樂偉認為,職業院校既要超前布局未來產業需求,又要保持對市場脈搏的敏銳感知,將人才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 5月23日,2025年南京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現場發布的《南京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4)》顯示,全市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匹配度達92.3%,畢業生本地就業率連續3年突破85%。 破解“企業招不到人、學生就不了業”的結構性矛盾,產教深度融合是一條路徑。“中小微企業需要‘多面手’,我們的學生在工作室經歷過機械、電氣、編程、調試的全流程訓練,能夠較好地滿足行業需求?!蓖醮悍逭f。如今,在江蘇職教改革發展的進程中,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技能賽道上找到人生坐標,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程曉琳 楊頻萍)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