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廢棄礦山變身網紅賽道 排污河涌動文旅新爆點 海州“點綠成金”釋放發展新動能 五月的海州,生機勃發。劉志洲山體育公園內,山地自行車賽道蜿蜒起伏,來自全省各地的青少年騎行健兒在這里展開激烈角逐;鹽河巷親水平臺,搖滾樂聲浪震天,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月牙島濕地公園,觀鳥愛好者架起“長槍短炮”,靜候珍稀鳥類的倩影…… 廢棄礦山變身賽事熱土,黑臭河道躍升文旅“爆款”,這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背后,是連云港市海州區近年來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海州區聚焦生態修復與價值轉化雙向發力,通過西鹽河、劉志洲山、月牙島等標志性工程,將生態治理成果轉化為文旅融合新動能、產業升級新引擎,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礦山披“綠衣”帶火賽事經濟 “砰!”5月16日,隨著一聲發令槍響,2025年江蘇省青少年自行車(山地)錦標賽在劉志洲山體育公園開賽。青少年選手如離弦之箭沖上賽道,綠意盎然的邊坡上波斯菊隨風搖曳。誰能想到,這個生態體育公園曾是塵土飛揚的廢棄采石場? “以前山上全是裸露的巖石,光禿禿的,一刮風家里就落一層灰。”錦屏鎮居民王霞抱著孩子坐在露營區休憩時說,“你看現在,家門口就有露營觀星好去處,周末帶孩子親近自然太方便了!” 2019年,海州區投入2.2億元實施生態修復工程:通過爆破削坡、危巖體清理、覆土綠化等系統性治理,累計覆土60萬立方米,栽植苗木8萬余株,讓1360畝“生態傷疤”重披綠裝。如今,這里植被覆蓋率超過90%,成為城市近郊的“天然氧吧”。 修復過程中,海州區堅持“保護優先、文化賦能”,深挖宋金戰場遺址、漢代石刻苑囿等文化富礦,將其巧妙融入景觀設計。2023年,劉志洲山體育公園獲評全省盤活存量資產典型案例,2024年鳳屏湖更入選水利部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名錄。 生態改善帶來產業蝶變?!斑@不僅是生態修復,更是文化與自然的協同重塑。”劉志洲山體育公園運營負責人張達偉翻開活動臺賬:全國風箏精英賽、全民健身嘉年華、戶外音樂節等10余場品牌活動在此輪番上演。 一條河的“逆襲”點亮夜經濟 華燈初上,鹽河巷迎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畫舫游船在河面穿梭,3D水幕電影投射出夢幻西游場景,燒烤架上滋滋作響的魷魚、剛出鍋的酥脆油端子香氣四溢,引得食客排起長隊。 “現在這場景,幾年前想都不敢想!”鹽河巷咕道海鮮燒烤老板董志嫻邊招呼客人邊感慨。她記得,曾經的西鹽河是條臭水溝,“排污河的河道淤泥多、味道大,夏天都不敢開窗?!?/p> 2018年起,海州區實施河道清淤、生態護坡等工程,水質從劣Ⅴ類躍升至Ⅲ類。水清了,文旅棋局隨之落子:依托鹽河古巷和千年鹽運河文化,打造集游船觀光、非遺展演、美食市集于一體的夜間消費集聚區,形成“河岸賞景、古巷就餐、河內游船”的夜間文旅消費閉環。 數據是最好的印證。2024年,鹽河巷游客量突破360萬人次,營收達2.7億元,夜間經濟占比70%。每天下午4點至次日凌晨,鹽河巷人潮涌動、煙火升騰。這里躋身全省“十佳夜市”榜首,更帶動逾千人就業,成為“兩山”轉化的鮮活注腳。 煤灰灘涂成為“鳥類天堂” “咔嚓!”月牙島濕地公園觀鳥臺上,資深鳥類攝影師王先生迅速按下快門。鏡頭里,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震旦鴉雀正在蘆葦叢中歡快跳躍?!斑@種鳥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能在這里安家,說明濕地修復非常成功!”他興奮地說。 這里曾是一片堆滿粉煤灰的荒蕪灘涂,如今是251種鳥類棲息的樂園。海州區經過三年水系連通工程和生態修復,讓“灰毯”變綠洲。月牙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明月站在觀測站的電子屏前,一邊輕點觸控板調出實時畫面,一邊介紹,震旦鴉雀、白眼潛鴨、小天鵝等22種珍稀鳥類在此安家。隨著觀鳥平臺、生態步道等設施的完善,園區日均吸引千余名游客前來打卡。 “環境好了,游客多了,我們的日子也紅火了。”附近村民張先生笑逐顏開,他們家開的農家樂旺季時日均營業額突破萬元。據統計,月牙島周邊民宿、農家餐飲等業態年均增長率達30%。 從“賣礦石”到“賣風景”,從“生態負債”到“綠色資產”,海州區的實踐揭示一條清晰路徑:生態治理必須與產業轉型同頻共振。鹽河巷的“夜市經濟學”、劉志洲山的“賽事流量”、月牙島的“觀鳥經濟”,無不是將生態優勢精準對接消費需求的典范。 “生態治理不是終點,價值轉化才是關鍵?!焙V萆鷳B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海州區正加速推動“生態顏值”向“經濟價值”轉化,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書寫更多“點綠成金”的生動篇章。(趙芳 徐歡)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