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1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激勵我省科技界產業界 —— 闊步向“新”行 奮力“打頭陣” 從去年全國兩會強調“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到今年全國兩會進一步強調江蘇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既一以貫之、又與時俱進。5月27日召開的省委十四屆九次全會,對抓好科技創新、抓好產業創新、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作出具體部署。 經濟大省江蘇,向“新”而行的步伐更堅實,“打頭陣”的信心更堅定。 既抓當前更看長遠,大力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 紫金山實驗室作為省市共建的重大科創平臺,涌現了一批自主創新的突破性成果,建成全球首個6G廣域低空覆蓋的無蜂窩通智感融合外場試驗網,相關成果在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關鍵領域建設方面推廣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尤肖虎表示,紫金山實驗室將持之以恒抓好科技攻關,圍繞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持續建設世界一流、開放、可持續擴展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更多顛覆性、原創性核心技術,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基礎研究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將堅決貫徹全會精神,秉承‘平臺出成果,平臺聚人才’發展戰略,聚焦‘從0到1’的原始創新,著力解決江蘇產業升級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的關鍵‘卡脖子’問題?!笔脭祵W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虞文武表示,將加快數學與交叉學科融合創新,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布局,推動基礎理論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深度融合,建立“企業出題—高校解題—聯合驗題”的產學研用閉環,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數學智慧。 抓科技創新,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統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由省發改委、東南大學、南通市共同推動的“極地與極端環境模擬實驗設施預研項目”去年啟動,計劃3年半內完成小型裝置設計。東南大學極地項目負責人魏海坤介紹,團隊目標是建成世界上單體規模最大的極地與極端環境模擬裝置,為國產極地裝備和科研人員提供“家門口”的嚴苛測試平臺。結合預研項目建設,東南大學聯合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等單位,今年啟動國內首個專注培養極地科學與工程人才的“卓越工程師計劃”,每年定向培養十余名研究生。 守牢實體經濟根基,改造升級與開辟賽道并重 智能紡錘飛速旋轉,機械手在生產線上來回穿梭,自動打包設備將成品高效堆垛、輸送、入庫……在位于射陽縣的鹽城市海成棉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幾乎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和系統。公司黨支部書記王成忠表示,“全會要求著力抓好產業創新,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讓我們非常振奮。近年來,我們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成功實現從‘織造’到‘智造’的轉型升級。今年,公司又投資2500多萬元,引進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及配套設備。新設備預計6月投產,屆時日產能將提升約10噸,能耗成本最多可節省48%?!?/p> “我們積極落實省委關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部署,全力助推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向世界級邁進。”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經海林表示,公司將持續突破柔性直流輸電、大容量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綠色車間、智能工廠,增強高端裝備制造產品的技術領先優勢;聚焦工業軟件、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可信安全等關鍵領域,強化新興技術融合賦能,加快新型電力系統技術產品創新迭代;把握新能源資源拓展的重要窗口期,加大力度發展風光電、儲能、綜合能源服務、柔性直流等新能源產業,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和商業模式升級,積極服務能源綠色轉型。 具身智能領域領軍企業——魔法原子機器人科技(無錫)有限公司自研的“小麥”人形機器人,已在工廠流水線當上“點膠工”。該公司還推出“千景共創計劃”,擬聯合全球1000家合作伙伴,推動人形機器人在1000個場景落地應用。公司總裁吳長征表示,人形機器人唯有“有用、好用、有人用”,才能真正釋放技術價值。公司將積極把握機遇,深耕新賽道,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行業實現“從局部驗證到大規模應用”的跨越式發展。 兩大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要以產業需求為牽引,以成果轉化為紐帶。 最近,蘇州同元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與一家海工裝備龍頭企業洽談,準備共同研制海工裝備國產工業軟件。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同元軟控已將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輸送到航天、航空、能源、船舶、車輛等行業。董事長周凡利表示,工業軟件必須在工業應用中持續迭代。產業創新的需求,就是軟件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的方向。 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南京)揭牌半年多來,從技術與資金兩個維度構建了覆蓋概念驗證、技術攻關、成果熟化與市場應用的轉移轉化體系,培訓了一支技術經理人團隊,吸引31個項目落地轉化,正在推進55個概念驗證項目。該中心常務副主任闞蘇立說:“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機制、優化流程,在促進校企供需對接、提升成果發現與驗證能力、落實產教融合人才培育、聯動大學產業園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促進高??萍汲晒颥F實生產力轉移轉化,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p> 高新園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而高校院所是創新資源的富礦。南京鼓樓高新區近年來緊扣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與高校合作,共建創新平臺、共促成果轉化、共育雙創人才,推動產業能級提升?!叭珪岢?,推動高新園區和高等院?!p高協同’創新發展,讓我們堅定了當好‘高校創新力轉化樞紐’的初心。”鼓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媛表示,“高校的智力資源與園區的產業土壤深度交融,才能培育出‘創新熱帶雨林’。鼓樓高新區將深入探索‘雙高協同’模式,讓高?!畬嶒炇覕祿喔槙车剞D化為高新區發展新動能?!?/p> 創新種子需要金融活水的滋養。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會清表示,高投集團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積極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功能和耐心資本作用,全力以赴管理運作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和江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瞄準放大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撬動”效應和“今年要有更多實質投放業績”的目標,加快提升投資運營能力,服務我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徐冠英 倪敏 蔡姝雯 張宣 謝詩涵)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