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1來源:新華日報 ? |
原標題:宿克兩地跨越山海雙向奔赴 攜手共育“石榴籽” 文化浸潤“團結花” 5月29日上午,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實驗小學洋溢著歡快的氛圍,“宿遷名師團”揭牌儀式在這里舉行。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相聚,而是兩地教育跨越山海的深情對話。 去年以來,宿遷主動融入對口援疆工作大局,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攜手并肩,持續打造兩地青少年交流平臺。 援疆講堂 名師授課 近日,宿遷遠赴新疆克州開展“宿克手牽手、一起向未來”文明實踐交流活動,推動宿遷、克州兩地結對校園從2所增加到了6所,結成“共建親戚”。 跨越萬里的對話,將實踐活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溫暖行動?!八捱w名師團”成員王云為克州師生帶來一堂精彩的科學示范課,課程通過云直播同步分享至周邊12所村小?!罢n堂上的互動、討論、笑聲,讓我感受到了帕米爾高原孩子們特有的純真、開朗和自信。孩子們的熱情讓我備受鼓舞,真切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意義?!薄八捱w名師團”成員杜建軍說。 去年起,宿遷積極開展“宿遷名師團”交流活動,選派兩批次8位名師赴克州送教,宿遷市馬陵中學、泗洪縣東風小學、市實驗小學先后與克州學校開展結對助學,常態開展交流互動??酥菀策x派5名教干到宿遷市實小進行實地交流,真正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這次結對簽約,就像一座跨越千里的橋梁,把我們緊緊連在了一起。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通過這座橋梁,我們能與宿遷的同學們成為好朋友,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奔l小學學生阿克瑪娜依·買買提努說。 宿遷主動融入對口援疆工作大局,在“組團式”援疆支教工程中,宿遷累計選派5批94人次教師赴疆,第三批15名骨干教師扎根克州實驗小學,承擔核心教學任務。 “宿遷并沒有援疆任務,但是卻主動擔當、創新作為,通過教育援疆、文明實踐等活動,成功搭建起宿克交流的橋梁,成為江蘇援疆工作中重要組成部分和一抹亮色。”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蔣同進說。 山河萬里 心手相牽 從“萬山之州”到“水潤之城”,從帕米爾高原到大運河之濱,去年宿遷與克州聯合發起“宿克手牽手、一起向未來”未成年人文明實踐品牌活動,為兩地孩子搭建起線上線下交流的平臺。 克州小朋友去年暑假來到宿遷,參加“宿克手牽手、一起向未來”宿克兩地青少年研學夏令營,互學互鑒、共同提升?!八捱w市實驗小學的同學們熱情地拉著我們的手,用甜甜的笑容和溫暖的擁抱迎接我們。研學不僅讓我領略了不同的風土人情,更收獲了珍貴的友誼?!痹谒捱w的研學經歷,克州實驗小學學生賽比熱·阿不都賽米記憶猶新。 去年夏天,宿遷、克州兩地的1000多名學生互通書信,向遠方的朋友介紹自己的家鄉,交流閱讀感悟。今年初夏,克州的孩子們在家鄉迎來了“宿遷名師團”,收到了宿遷結對伙伴的問候書信和兒童節禮物,兩地青少年之間的情誼在一次次交流中升華。 宿遷是克州實驗小學學生夏熱法·肖開提第一個研學的地方,在那里也交到了新朋友,“兒童節前收到他們送的禮物,我非常開心,我也祝宿遷的小朋友們‘六一’快樂?!?/p> 今年,兩地還將相繼開展“交換春天的詩畫——書信往來”“品讀文化的味道——圖書漂流”“白云朵上的牽手——網絡聯誼”等主題活動,將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兩地青少年心田。 文化潤疆 共繪未來 5月30日上午9點,在宿遷中學,來自新疆的學生們正在認真聽課。從2011年起,宿遷中學共招收新疆籍學生1095人,累計培養852名新疆學子進入高校深造,成為江蘇省教育援疆的典型案例。 為讓來自新疆的學生在這里學有所成,老師們傾盡所能,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正在讀高三的伊木然說,“這里的學習氛圍非常好,老師一直精心輔導,我有信心能考上心儀的大學?!?/p> 在宿遷,新疆籍學生與本地學生共慶傳統節日,學習剪紙、書法;在克州,宿遷名師團開展送教活動,以教育為紐帶促進民族交融。 “云”上相見,也已成為宿克兩地青少年溝通交流的常用方式。去年9月30日,兩地以云上升旗儀式的形式,舉行了“宿克手牽手 同升一面旗”宿克兩地青少年慶國慶活動。今年端午節前夕,克州實驗小學和宿遷市實驗小學三年級8個班的學生通過云上連線的方式,開展“云端慶雙節”線上聯歡活動,分享彼此的生活、學習趣事,共同慶祝節日。截至目前,“宿克手牽手、一起向未來”活動累計開展線上線下活動216場,參與師生達2.6萬人次,相關做法和成效被全省專報推廣,成為江蘇援疆的一張亮麗名片。 “云端課堂、書信往來、文化互展,豐富的活動讓克州學子開闊視野,在共情互助中厚植家國情懷。我們將深化課程共建、研學互訪,讓‘友誼之花’常開不敗。”克州實驗小學副校長劉瑩說。 從教育援疆到文明實踐,從文化共融到民心相通,宿遷以主動作為詮釋責任擔當,以創新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對口支援工作貢獻了“宿遷方案”。(史偉 魏歡慶)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