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7來源:新華日報 |
今年1-4月,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M出口值5.29萬億元,同比增長5.1%,展現出強勁的韌性與活力。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新情況下,長三角地區通過區域物流降本增效、營造高水平口岸營商環境,形成了哪些發展新特點? 快!“聯動接卸”讓貨物從“家門口”直達全球 6月初,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內,一批價值約2萬美元的生物醫藥制品在“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辦結相關手續后,運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搭乘貨運飛機奔赴海外。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市、跨關區航空前置貨站,自4月7日正式啟用以來,已有33.3噸貨物通過該前置貨站出口到全球。 過去,蘇州以及江蘇地區企業的出境貨物需先運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等待民航安檢、海關查驗等多個環節。前置貨站在蘇州啟用,較常規模式節約物流時間12—24小時,可降低地面物流成本10%—30%。 如今,長三角地區物流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江蘇企業“家門口”的出海通道越來越寬。6月5日,愛慕莎居家用品(太倉)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保溫壺在太倉港碼頭順利裝船,這批貨物將通過“聯動接卸”監管模式運抵上海后,直接搭載遠洋貨輪出口海外?!奥搫咏有丁蹦J绞呛jP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該監管模式下,可將太倉港視作上海洋山港的貨物接卸地和延伸地,進出口貨物通過駁船在兩港之間水路運輸,手續辦結后即可在洋山口岸直接提離或出境,實現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我們是最早參與‘聯動接卸’監管模式的企業,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改革的紅利,不僅緩解了我們趕船期的難題,相比陸路運輸節省一半時間,物流成本每個出口集裝箱還能節省400元?!睈勰缴蛹矣闷罚ㄌ珎})有限公司關務顧芳芳說。 南京海關稱,今年1—5月,江蘇省“聯動接卸”模式下進出口集裝箱數量14.4萬標箱,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超5000萬元。該模式下適用商品范圍已涵蓋木材、機械配件、金屬材料等,惠及100余家企業。 穩!高新技術貨物查驗確保通關“低損傷”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汽車等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已形成產業優勢集群。6月6日,一批真空包裝、用于控制器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單芯片集成電路,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進境后,僅經過初步外觀查驗,不到1天時間即運抵張家港工廠。 讓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跑起來”,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高新技術貨物進口布控查驗協同機制。集成電路企業進口的許多儀器設備和備件材料,采用的是真空包裝,一旦拆箱查驗,品質性能就可能受到影響,甚至損壞。通過長三角一體化高新技術貨物進口布控查驗協同機制,相關進口貨物在進境口岸僅需接受初步外觀查驗,海關通過“交接棒”,安排貨物目的地海關實施綜合處置,最大程度減少因拆箱查驗造成的影響,提升通關效率。 “我們依托長三角海關一體化協作機制,不斷提升高新技術企業關鍵物料的口岸通關效率,今年1—5月已開展真空包裝進口協同查驗20票,涉及貨值超480萬元?!睆埣腋酆jP綜合業務二科科長吳凡介紹。 據南京海關統計,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全面推廣以來,已惠及江蘇70家企業,今年1—4月,享惠貨值達71.8億美元。企業物流效率顯著提升,整體查驗時間縮短約40%至50%,有效解決了企業供應鏈、生產鏈中的卡點。 密!5799張口岸卡見證區域服務“零距離” 如今,在長三角,區域“親密度”提升。5月18日,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南京分中心設立在蘇州市吳江區蘇州灣大廈的示范區綜合窗口成立4周年。該窗口在吳江海關協調下,加大對示范區內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實現與示范區發展“同頻共振”。“窗口設立后,不但節約了企業在人力、交通等方面的成本,而且時間上更快,當天就可以辦完,真的很方便。”示范區窗口工作人員顧玉蘭說。 示范區窗口啟用后,已實現為電子口岸用戶制、換、補電子口岸卡及提供IC卡證書更新解鎖服務等相關業務全覆蓋。截至5月31日,該窗口累計為蘇州地區外貿企業服務3550次,發放電子口岸卡5799張;累計為企業直接減少制卡成本約30萬元,間接節約各類費用約300萬元。(宋曉華)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