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來源:新華網 |
近年來,南京江北新區著力促進教育體制改革、教學實踐創新,在激發學?;盍?、建設“大思政課”、打造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范式等方面形成特色。 集聚優質資源滿足群眾教育需求 南京江北新區是教育部首批“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江蘇教育現代化先行區實踐基地”。2018年以來,新區累計投入77.55億元,推動65個學校項目竣工投用,新增學位達6.4萬個。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開發建設國家級新區的重大使命,必須把發展教育事業擺在突出位置,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蹦暇┦形N?、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陸衛東說。 2015年6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江北新區通過引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等優質名校,成立9大教育集團,形成“合作辦學、結對幫扶、項目共建”機制。 目前江北新區已集聚高層次教育人才100名,骨干教師超1600名。同時,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實現從點狀分布到片狀分布的躍升,校際聯動、交流共享的氛圍帶動各校共研共進。 發揮試驗田優勢靠改革開路促教育先行 “集聚優質資源僅是建設教育強區的第一步。引進名校后,新區堅持充分放權和全方位服務兩手抓,支撐名校既能引領區域教育擴優提質,也能在開展教育改革方面敢闖敢試。”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局長鄭武說。 鼓勵面向未來育人,學校釋放自主創新積極性。新區設立后陸續出臺了“教學改革行動方案”“學科建設方案”等文件,并自2023年起聯合首批6家學校啟動未來教育創新實驗試點,系統推動教育機制、課程設計、教學實踐等改革,協力建設現代教育體系。 聚焦筑牢信仰之基,讓思政課更有溫度、入腦入心。新區搭建了3個“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合體”以及“青少年思政學院”等專業教研平臺,聘請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大國工匠作為“大思政課”導師,并打造“江北云思政”學習平臺等,寓教于樂培養具有紅色基因、遠大志向、科學精神、世界眼光的少年。 構建校家社“強鏈接”,合力營造協同育人友好生態。新區一方面力促體制機制創新,構建覆蓋新區、學校、街道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織密包括教育系統家長學??傂?、學校家長學校、社區家長學校在內的三級網絡,以及8座合育未來共成長體驗中心等平臺。另一方面,打造“專家引領、專業指導、社區駐點、志愿服務”四支隊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與心理健康教育“雙師型”師資培訓,為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提供專業力量。 緊抓“人工智能+”機遇,探索現代教育新范式。在浦外高新,“人工智能+”已被融入教學的方方面面。該校應用AI數智化課堂分析系統,圍繞備課、上課、命題等核心環節,開展線上下融合聽巡課、AI數智化分析、課堂循證研究等實踐,為塑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打開新空間。當前,江北新區正積極探索“數據智能+教育機理”融合的新型教研范式,全力破解傳統教研的經驗依賴與數據失衡問題。 更高標準建設教育強區蹄疾步穩 2月,江北新區研究發布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區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引導教育發展擴優提質、增強區域現代教育體系核心競爭力。 “三年行動計劃”一經發布,攪活江北新區教育事業一池春水。上半年以來,南外江北分校、育英二外中央商務區學校、南京一中工大學校等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優質教育資源網越織越密;組建新一輪名師工作室30個,遴選600名骨干教師組建學員梯隊,教育鐵軍愈煉愈強;公辦自主管理、集團化辦學、校際協作等教育機制改革,由點向面鋪開…… 陸衛東說,新區將聚焦立德樹人、擴優提質、強師興教、強本聚能,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全面提升教育服務的均衡度、優質度、滿意度,全力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充分激發新區教育發展活力。(沈楊子)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