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6月13日電(記者朱程)6月13日,國家管網集團中國式現代化管網圖景“看管網、進站場、亮品牌”媒體公眾開放活動在江蘇揚州舉辦。記者從國家管網集團處獲悉,目前,長三角區域原油管網全長超2000公里,“十四五”期間累計輸送原油超4億噸,不僅滿足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同時向長江中游煉化企業提供原油資源保障。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九周年,也是國家管網集團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業、打贏立企強企之戰的沖刺之年。國家管網集團加快構建“全國一張網”,聚焦發揮“X+1+X”油氣市場體系中“1”的作用,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凝心聚力,夯實長江經濟帶能源輸送“根基” 近年來國家管網集團黨組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確立“做出特色、走在前列、形成品牌”黨建工作總目標,明確“五個狠下功夫”黨建工作總部署,創新實施黨建與業務“雙百”相乘央企考核新范式,構建形成特色鮮明、系統完備、守正創新的大黨建體系。 國家管網集團東部原油儲運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紅色能源動脈”黨建品牌,推廣發布了“紅船e嘉”“彭城協同、萬里引航”“錚·鋒”“越橙先‘楓’”“洪·楻·橙”“實干興衢”等黨建品牌,創新黨建工作載體,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企業管理日新月異、生產經營碩果累累、員工士氣節節攀升…… “十四五”期間,東部原油儲運公司累計向江蘇省內煉化企業輸送原油9700余萬噸,為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了堅強能源保障。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關鍵支點,中國東部最大的原油樞紐——儀征輸油站,“十四五”期間累計輸送原油超約1.6億噸,每分鐘有72噸原油通過智慧管網奔涌向前,以每年3500萬噸的外輸量支撐沿江煉化企業85%以上的產能。 不僅如此,東部原油儲運公司精心布局的國家重點工程甬滬寧管網江蘇段、儀長管道、儀長復線,溯江而上,橫跨蘇、皖、贛、鄂、湘五省,將碼頭、煉廠編織成網,助力長江兩岸石化產業發展。其運營的16條在役原油成品油長輸管道、油庫及附屬設施,管道全長超6000公里,通江達海,連通蘇浙皖贛滬,脈動東部長三角,輻射長江中下游,每年以億噸的輸油量,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能源動力。 創新驅動,打開能源動脈智慧發展新篇 創新浪潮涌動,在長江沿線,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茁壯成長,能源生命線的高效運行則驅動新興產業迸發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 技術創新是破解瓶頸的“密鑰”,智能化讓能源管道安全輸送如虎添翼。儀長管道是國家管網集團第一條全線采用國產化PLC設備(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并推廣應用PCS系統(電力轉換系統)的原油管道。 已完成的儀長管道站場自控系統國產化升級改造項目均采用國產化PLC設備并推廣應用油氣管網國產SCADA系統——PCS系統,替代進口的SCADA系統及PLC軟硬件,輸油運行數據采集與監控更加安全、可靠、智能,實現了油氣管道“神經中樞”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轉變。 截至2025年3月,作為國家管網集團唯一一個能自主實施自控系統項目組態集成的團隊,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儀表自動化支持中心已自主完成儀長管道和縣輸油站、無為輸油站、懷寧輸油站、安慶輸油站等11個站場自控系統升級改造。 更多創新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自主研發生產監視與應急指揮中心平臺上線,數千公里管道關鍵參數實時智慧感知,智能報警實現秒級推送,水下搶維修關鍵裝備試驗取得成功,智能管道保護樁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相關創新已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5項、專利148件。 值得一提的是,東部原油儲運公司以技術賦能為切入點,創新變革管道巡護模式,基于我國東部區域水網密集、山區管道道路崎嶇等特點,選取382公里管道開展無人機智能巡護試點建設。如今,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在“兩高地區”部署的多旋翼無人機庫,經由智慧巡護系統平臺遠程一鍵下發定時巡護作業任務,可實現最大作業半徑15公里全覆蓋遠程操控,完成全天時常態化管道巡檢作業,實現了油氣管道巡護作業24小時無人值守。 從人員到技術,這些“看不見的防線”,讓能源動脈在長江沿線澎湃躍動。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堅持創新驅動,構建“集中調控、集中監視、區域運維、無人監屏、應急備勤”的“運檢維一體化”高效智能運維體系,全面提升自主運維、應急處置和風險防控能力,守護碧海藍天,共建美好生活,為能源安全與民生保障交上了高分答卷。 綠色環保,扛起長江岸線社會責任擔當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長江經濟帶是重要的“舞臺”。在此過程中,聚焦綠色發展,既是底線也是方向。東部原油儲運公司作為一家專業化從事油氣輸送的國有企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推行無害化清潔生產,將環保工作與安全工作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進行安排部署,讓一條條鋼鐵巨龍成為造福管道沿線人民的“綠色油龍”。 今年3月,甬臺溫成品油管道生態建設項目——《油氣長輸管道山區段邊坡植被重建技術與工程應用》榮獲2024年度浙江省生態與環境修復科學技術創新獎一等獎。這背后是歷時九年的能源動脈生態修復歷程。 甬臺溫成品油管道沿途地貌復雜,地質災害頻發。為根除潛在風險,東部原油儲運公司開展甬臺溫成品油管道周邊生態保護課題研究并構建覆蓋管道沿線的土壤生態信息數據庫。如今,這條全長406公里的能源動脈,已被蔥郁的綠意所覆蓋,70萬平方米生態修復區,每年可固碳約2018噸。 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核心工作,構建了覆蓋管道運行全生命周期的環保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落實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監測、環境風險辨識與防控等管理措施,實現噪聲及固廢的規范化管理和處置。 在工程建設上,公司實施“規劃避讓+工程防護+智能監控”三重保障,規劃階段優先避讓生態保護區、水源地等敏感區域,采用“外防腐涂層+陰極保護”雙重防腐技術,延長管道生命周期,從源頭降低環境風險。 在風險防控中,公司通過“智能監控+人工巡護”閉環管控,有效管控外部施工風險。通過常態化開展水體油品泄漏、外管道地質災害等應急演練,有效提升應急響應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管網沿線綠色生態安全。 與此同時,東部原油儲運公司構建了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1+7”維搶修體系,實現“小型搶險自主解決、中型搶險區域支援、大型搶險聯合作戰”布局和機制,全力保障油氣管網安全平穩運行。其中“1”是徐州維搶修中心,作為國家管網集團公司級維搶修中心,綜合能力突出,管道封堵、儀表自動化控制技術、海底管道維搶修技術研究等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不僅如此,東部原油儲運公司在防汛、地質災害整治等方面持續發力,針對淮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南方雨水較多區域進行精準排查。2025年,東部原油儲運公司有序推進“夏汛冬治”工作,實施41項洪水地質災害風險隱患整治項目,保障管道安全運行,以堅實有力的行動,全力筑牢防災減災“安全網”,全力保障輸油生產安全和能源穩定供應。 下一步,國家管網集團計劃繼續踐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需要,服務行業發展”企業宗旨,大力實施市場化、平臺化、科技數字化、管理創新“四大戰略”,著力打造智慧互聯大管網、構建公平開放大平臺、培育創新成長新生態。(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