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首制船接連交付出海 拳頭產品創新不斷 揚州船舶海工沖刺“500億” 6月13日,由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汽車滾裝船“安吉宏盛號”輪在揚州交付。這艘水上“巨無霸”擁有9500個車位,一次運輸的汽車能停滿20個標準足球場,不僅再次刷新該企業自身保持的世界紀錄,也成為目前全球裝載能力最強、能效水平較高的汽車滾裝船。 數據顯示,揚州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72家規上企業,去年產值431.8億元、同比增長23.1%,增幅穩居13條新興產業鏈榜首。揚州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線,加速鍛造新質生產力的“深藍引擎”。 發展態勢欣欣向榮,但面對當前船舶建造周期普遍緊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行業挑戰,企業唯有通過技術突破搶占先機。在中船澄西揚州船舶公司,一艘62000噸重吊船較合同交船期提前223天交付,建造周期較首制船壓縮22.6%。談及其中的秘訣,公司總經理羅伏祥表示,“關鍵在于三大工藝革新,一是攻克舵系關鍵部位的精確鉆孔技術,實現船舵安裝軸線一次校準到位;二是將機艙整體油漆作業拆分為多個環節,提前在船臺補涂;三是利用電腦模擬預演重型艙蓋精準定位?!惫に嚫镄轮苯愚D化為市場競爭力,該公司當前手持訂單45艘,同步在建船舶9艘,訂單交付期已排至2028年。 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蘇)有限公司依靠生產組織優化與技術革新實現產能“爬坡”。公司生產部副經理莊金華透露,儀征廠區在完成船塢接長工程后,塢內總裝能力顯著提升,為大型船舶建造提供硬件支撐;同時通過數字化管理創新實現滾裝船批量化、節拍化生產,單船建造周期較傳統模式大幅縮短。這套“硬件升級+數字賦能”的組合拳成效顯著,當前公司交付的滾裝船數量位居世界第一,揚州基地也有望成為全球綠色汽車運輸船核心供應基地。 在全球航運業加速低碳轉型、綠色船舶國際市場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揚州船舶企業正以差異化的技術方向、船型研發和市場定位,繪制轉型發展的藍圖?!?023年,我們建造交付了國內首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制萬噸級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睋P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天龍告訴記者,從減排成效看,該船全年可減少2918噸二氧化碳排放。而今年6月計劃交付的16000箱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通過甲醇燃料與智能動力系統的協同運作,可減少8.9%的碳排放總量,將成為公司在大型遠洋船舶領域的又一“拳頭”產品。 與此同時,曾經的傳統船企新大洋造船也憑借綠色技術實現市場突圍,在交付全球首艘950箱甲醇雙燃料支線集裝箱船后,成功進入國際清潔能源船市場。日前在2025廣陵區招商會上新大洋造船與全球知名船東簽約三期綠色智能制造項目,進軍MR油輪領域。新大洋造船常務副總經理陳鶴榮透露,該MR油輪不僅智能化程度高,環保性能卓越,還前瞻性地適配未來甲醇燃料的應用需求。 去年,揚州發布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實施產業升級煥新、創新能力提升、智能綠色制造升級、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生態提質發展等五大行動?!皳P州市船舶海工產業發展還存在產業鏈條單薄、產品附加值偏低等短板和不足。我們既要搶抓市場機遇做大產業規模,也要‘苦練內功’提升產業質態。”揚州市工信局軍民結合產業處處長卞智勇說。 一艘船舶的背后是一條超長供應鏈,從核心設備到配套部件,每個環節都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合作。過去,企業間多以單打獨斗的模式發展,如今正實現從“各自為戰”到“串珠成鏈”的質變。在江都,鏈主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攜手配套企業共同攻克關鍵技術難題?!肮韭摵峡蒲性核邪l的船用新能源動力系統,成功進入國際頭部船企供應鏈?!睋P州中遠海運重工執行董事翟亞軍介紹,公司依托產業鏈黨委推行的“大廠帶小廠”模式,帶動本地繩纜、電纜企業與全球總裝龍頭建立合作,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伴隨著向海圖強的奮進勢頭與產業協同的強勁動能,揚州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全力沖刺“2026年產值規模500億元”,高技術船舶占全省市場份額提升至40%,船舶海工配套產業占比提升至30%。(張 韋)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