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來源:新華網 |
新華網南京6月19日電(記者朱程)行走于昆山高新區,活力四射的產業園區、花木蔥蘢的生態長廊、與熱鬧繁華的商務圈交融互嵌,呈現出一派產城融合、欣欣向榮景象。近年來,當地以“科產城人”深度融合為理念、以空間規劃為基礎,統籌“生態、業態、形態、文態”一體發展,優化功能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城市“軟硬件”水平,推動區域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提升”。 規劃引領推動城市“煥新” 從昆山高新區近期發布的規劃中獲悉,當地正以“人文+科創+生態”為重點,全力構建“功能板塊+重點片區+特色節點”開放式城市架構,整體布局“一廊一廳兩區兩線”,即玉山歷史文化片區、祖沖之科創走廊、西環城市客廳(玉湖—森林公園東)、南星瀆區域和婁江河—前進路兩線,加快“產創、城創、數創”融合。 上月,昆山高新區3宗掛牌出讓涉宅地塊在同一天成功交易,總出讓土地面積198畝(含地下部分投影面積共208畝),總出讓金達19.1億元。后續將用于建設“數字科技金融中心”等項目,招引優質企業入駐,配套高品質住宅,帶動大漁湖片區、玉湖片區及周邊區域蓬勃發展,加速昆山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高質量建設。 一面是科創核心大漁湖片區,一面是生態和諧玉湖片區,開放創新、人居美好的城市圖景悄然形成。大漁湖片區是祖沖之科創走廊的核心,創新資源豐富、特色產業集聚、生態優勢明顯,重點布局協鑫數字科技金融中心、數字創新港、清華科技園等一批創新載體與園區,打造集生態、宜居、創新為一體的城市庭院。在玉湖片區,老舊熱電廠轉為科創綜合體,廢棄冷凝塔化作藝術地標,未來計劃聚合居住、商業、文化等多種功能,打造成水鄉文韻與工業文化融為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三塊土地的熱拍,正是昆山高新區以規劃為筆勾勒“未來圖景”的生動注腳。當前,昆山高新區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產業創新園區,在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國家高新區評價結果中,位居全國縣域國家高新區榜首,以蓬勃之勢書寫產城融合的時代答卷。 優化空間布局服務產業創新 作為昆山高新區重點打造的創新驅動發展核心區,全長約14公里的祖沖之科創走廊聯動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和昆山杜克大學,串起HPE國際數字創新谷、微軟工業元宇宙應用中心等創新載體,構建起“產學研金服”融合發展生態圈。 這只是昆山高新區以空間資源優化賦能產業創新的一隅。圍繞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昆山市“2+6+X”新興產業,高新區布局打造四大特色專業創新園區和六大特色專業創新培育園區,已建成國投科創(昆山)產業創新集群發展中心、昆山復容綠谷未來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科創載體,空間總量突破270萬平方米。 遵循“服務企業、完善配套、互通有無”的產業空間規劃思路,昆山高新區一方面推動校區、園區、社區聯動,搭起科研對接市場、人才推動創新、智慧融入生活的橋梁;另一方面,讓各載體在區域內緊密互動,打破創新鏈條中的信息壁壘,實現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實際需求精準對接。 專注于數字化智慧節能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沃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入駐鑫欣科創綜合體?!斑@里中環直達昆山南站,人才公寓步行可達。公司員工平均35歲,自落戶以來,企業已吸引80多名青年工程師在此安居樂業?!逼髽I綜合部經理曾銳鋒說,依托載體提供的金融鏈和人才鏈配套服務,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目前訂單量較落戶初期已增長20%。 以人為本煥發城市生機活力 漫步在昆山高新區,目之所及皆成畫卷:在大西門商業街,文化、園林、生活、商貿完美交匯;在廟涇河廊道,水清岸綠盡顯生態之美;在梅園新村,改造后的小區重煥新機,流暢的交通流線與梅花文化長廊相映成趣…… 產城融合,人是落腳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昆山高新區著眼細微,聚焦民生關切的景觀優化、設施完善、功能提升等領域,用“繡花功夫”進行城市更新,推動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品質之城”。 高品質的人文生態環境,吸引眾多人才慕名而來。目前,昆山高新區匯聚國家級人才79名、省雙創人才(團隊)63個、姑蘇領才(團隊)122個、昆山雙創人才(團隊)393個,“科創高新”的嶄新局面正躍然而生。 從最初以產業園區發展為主的“先產后城”雛形期,到服務于工業生產配套的“產城互促”成長期,再到目前向城市功能多元化、現代化、完善化方向發展的“產城人融合”邁進期,15年來,昆山高新區的城市框架、布局、功能等持續升級。 據昆山高新區規建局局長席慶宏介紹,未來,昆山高新區將以“縫合城市空間、提升功能品質、激發區域活力”為目標,找準“科產城人”協同互融契合點,實現“產業升級、城市發展、生態友好、人才集聚”協調共進,以實干實績為昆山更好服務全省挑大梁,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勇當探索者、引領者提供有力支撐。(完)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