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9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江蘇援青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飲一江水,共繪致富篇 當牦牛、藏羊、青稞等青海特色產品飄香江蘇人家的餐桌時,水蜜桃、蝴蝶蘭、夏季草莓等江蘇特產品種也在青海大地上生根發芽。這幅東西協作動人畫卷的背后,正是江蘇援青團隊用心搭建的產業金橋,更是兩地攜手書寫的“山海情”新篇。 從長江尾到長江頭,第五批援青團隊赤誠奉獻、傾智傾力,統籌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兩支隊伍”,立足“青海所需、江蘇所能”,聚焦“四項行動”,3年來,江蘇累計投入支援協作資金35.8億元、實施完成973個項目,讓援青的種子在雪域高原結出累累碩果。 眼下,江蘇第五批援青工作即將收官。記者日前走進“三江之源”青海,探尋江蘇援青助力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密碼”。 產業向新,“綠”染高原 驅車行駛在青海廣袤的土地上,常能看到一排排旋轉的風力發電機、綿延沙漠戈壁的深藍色“光伏海洋”……這些光伏、水電、風電項目深深鐫刻著“江蘇智造”的印記。 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的天合光能青海基地,AI視覺檢測系統正在自動識別組件生產線。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主材料產品線負責人張豐軍自豪地說:“天合光能垂直一體化項目的建成投產,填補了青海省光伏全產業鏈空白。同時這也是天合光能在國內布局的唯一一個全產業鏈生產項目集群?!?/p> 作為來自常州的企業,天合光能青?;啬壳暗闹懈吖芎秃诵墓歉删鶃碜猿V菘偛?,基地目前近90%的員工是當地人,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可持續發展?!皥F隊自主研發了青藏高原復雜氣候條件對光伏組件可靠性研究與驗證技術,產線良率由98.98%提升至99.92%,每班單線產能已突破至2200塊,產線整體工原損由1.70%優化至0.20%?!睆堌S軍介紹。 為助力青海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綠色算力”等重點產業集群,江蘇援青團隊引進無錫超算中心、亞太科技、萬界算力、羲源獨立儲能等項目成功落戶青海,70余家企業扎根青海。 走進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白鳛槿騿误w規模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基地,我們在西寧的公司年產可達2.5萬噸?!敝袕蜕聱椞祭w維西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家好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向市場供應近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產品遠銷多個國家,國內高端市場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 肩負著“傳幫帶”的重要使命,中復神鷹連云港總部大批人員來到青海,通過“導師帶徒”的方式,手把手培養當地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霸谶B云港的師傅張啟萍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技術,現在每月可以拿到6000元,還有五險一金,日子有奔頭。”正在車間進行碳纖維卷繞的員工李凡說。 因地制宜,挖掘特色 仲夏時節,當全國多地已是熱浪滾滾時,青海卻涼風送爽。這獨特的“冷涼經濟”正被江蘇援青團隊轉化成發展優勢。 來到青海后,無錫市對口幫扶海東市化隆縣聯絡組調研發現,青海具有種植蝴蝶蘭的多重優勢?!扒嗪儆诟咴錄鰵夂?,晝夜溫差大,育花周期比東部地區縮短10天左右,可有效降低成本,對于蝴蝶蘭繁育具有天然優勢?!甭摻j組組長高杰說,青海的蝴蝶蘭年需求量可以達40萬至50萬株,但市場供給僅5萬株,市場缺口大。同時,無錫的錫山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長三角最大的蝴蝶蘭繁育基地,蘇青協作機制可以為項目提供技術、人才、資金、市場運營等全方位支撐。 江蘇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00萬元,引入無錫蝴蝶蘭的繁育技術、設施設備、行業人才和優質種苗資源,去年8月,青海省首個蝴蝶蘭高標準繁育基地項目在化隆建成?!笆着?萬株、21個品種的蝴蝶蘭被銷售一空?!备呓苷f。 同樣是借助東西部協作平臺,去年,西寧市湟中區西堡鎮與南京金色莊園農產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西堡夏季草莓種植基地項目?!拔鲗帉儆诶錄龅貐^,適合種植夏季草莓,白天溫度不會太高,晝夜溫差大便于草莓的糖分積累,且西寧光照充足利于草莓生長?!蹦暇┙鹕f園農產品有限公司西寧基地負責人劉痕說,項目填補了國內夏季草莓種植空白,有效推進當地鄉村產業發展同時還帶動就業,推動周邊村集體年增收8萬元。 立足青海氣候、土地等資源優勢,江蘇援青團隊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鄉村產業百花齊放、村民增收致富。3000多株無錫陽山水蜜桃苗株被引進海東市樂都區栽培試驗,成活率95%以上;蘇青產業協作投資的青海勝道薯業有限公司進行薯條加工,預計年產值可達1.2億元,間接吸納勞動力1.5萬人。 品牌賦能,香飄四海 如今,在我省高校、機關、企業、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的食堂,“青海拉面”的招牌越來越常見。這一變化源于蘇青協作積極推進的青海拉面“四進”江蘇活動,目前已開設拉面店(窗口)77家?;顒犹岣吡舜蟊妼Α扒唷弊制放啤扒嗪@妗钡恼J可度,也讓更多農牧民通過“一碗面”實現務工增收。 讓更多青海品牌走出青海、走向全國市場,是江蘇援青團隊的工作著力點。 在青海農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大廳展示著極具青海特色的牛羊肉、奶制品、青稞藜麥等優質特色產品,AI鑒真溯源中心則讓每件商品都有碼可查,電商銷售數據大屏實時反饋銷售數據。 “青海農牧業資源優勢獨特,產品天然、綠色、有機、無污染是其最大優勢。但受限于銷售難、物流貴、品牌知名度不夠,許多優質青海農牧產品仍是‘養在深閨’?!鼻嗪^r林牧商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靳邦云說,交易中心將青海優質資源和名優產品集中起來,江蘇援青團隊幫忙打開了華東市場銷路,現在他們把銷售團隊前置到江蘇南京、鹽城等地,對青海農產品做集中供應和銷售,并入駐江蘇多家企業工會、食堂等?!爱斍?,江蘇已經成為中心最大銷售地區,目前交易中心累計銷售額13億元,其中在江蘇地區以及由江蘇公司運作的銷售額超7.7億元?!苯钤普f。 打造青海特色文旅品牌,江蘇援青團隊全鏈條推動“東部理念”與西部稟賦深度融合。丹噶爾古城是青海高原上的歷史名城,如何在傳承和保護中開啟“煥新”之路,是丹噶爾古城項目的運營難題。在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的幫助下,丹噶爾古城充分借鑒南京經驗,學習老門東歷史街區、小西湖風貌區的“小尺度、漸進式”的微更新理念,實現居民安居和古城更新的共同目的。 如今,走在丹噶爾古城街頭,古城與居民和諧共生,湟源排燈與秦淮花燈交相輝映?!皬乃悸贰⒖蚣艿巾攲釉O計,古城的微更新提升了空間開發價值、優化了居民生活環境,蘇青協作讓歷史名城煥發出勃勃生機。”湟源丹青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寶明感嘆。(徐睿翔 楊彥)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