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江蘇五批1139名干部人才相繼來到帕米爾高原 攜手共進十五載 萬山之州譜新篇 克州江蘇實驗中學崛起為南疆教育新高地;800平方米的克州融媒體中心多功能演播大廳,以先進設施打造南疆媒體標桿;2024年,克州游客花費金額同比增幅躍居全疆第一……這個盛夏,行走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的土地上,蓬勃發展的熱潮撲面而來,而熱潮背后,處處鐫刻著江蘇對口支援的深厚印記。 “2010年,黨中央安排江蘇省新增對口支援克州阿圖什市、阿合奇縣、烏恰縣兩縣一市。迄今,江蘇累計選派五批1139名干部人才來到帕米爾高原,與克州各族干部群眾攜手奮斗?!笨酥蔹h委副書記、江蘇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總指揮蔣同進說。江蘇先后投入近70億元援疆資金,實施援疆項目1083個,在“十四五”中期對口支援新疆績效綜合考核評價中綜合績效第一等次,為克州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江蘇動力”。 送醫也送教,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6月底,克州人民醫院外科病房,買買提庫爾班·阿山阿力準備出院。他被診斷為胃癌Ⅲ期,原本因治療費用決定放棄治療,醫院為他申請了“潤心計劃”,才順利接受手術??酥萑嗣襻t院副院長卡德爾江·木沙說,克州地處高原、氣候惡劣,心臟病等是這里的高發病,由江蘇援疆資金為患者兜底的“潤心計劃”,定期邀請江蘇知名專家來院開展手術,自2016年開展以來已成功救治1400余名患者。 增進民生福祉,是江蘇援疆重中之重。圍繞“組團式”醫療援疆品牌,“江蘇醫療大巴扎”“春雷行動”等義診活動常態化開展,2024年救治邊遠鄉村患者近5000人次,已覆蓋克州所有鄉鎮及七成以上的村。最新一批江蘇120名中小學援疆教師在3個縣(市)的8所中小學開展支教,其中9人擔任校領導。同時,江蘇通過投入資金、選派教師全力支持克州籌建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克州校區),對接協調江蘇13所優質高校達成全方位支援意向,助力克州實現高等教育歷史性突破。 引才更要育才。過去一年,江蘇推動南京醫科大學與克州人民醫院、克州職院達成合作,選拔60余名骨干赴江蘇三甲醫院跟班學習,在“蘇老師工作站”品牌下,江蘇援疆教師與當地教師300余人結對……這樣的“青藍結對”“云牽手”,為克州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輸血”更“造血”,發展之基持續夯實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江蘇始終把產業培育置于優先位置。從江蘇引進的阿合奇縣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展架上陳列著20余款沙棘飲品,年均營收300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吳同華說,50多名職工均為阿合奇縣人,9月還會增加季節性臨時用工4000多人。圍繞阿合奇縣沙棘產業鏈,江蘇引進企業、升級改造林區澆灌系統,又幫助全縣首個自治區級的沙棘精深加工工程技術中心、首個州級人才工作站成功獲批。目前,全縣6.5萬畝沙棘林年產沙棘果1700噸,每年為農牧民增收700余萬元。 引企業、增就業不僅在農牧業,更廣泛出現在現代工業領域。2024年,江蘇引進蘇匠等3家電動車企業落戶克州江蘇產業園,開創“市場在中亞、組裝在克州”產業援疆模式,銷售電動車超6000輛。同年引進新疆小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當年簽訂汽車出口訂單2億元。立足口岸區位優勢,江蘇將“園區經驗”更大范圍引進落地克州,安排資金提升伊爾克什坦口岸園區企業承載和服務能力,振鵬電線電纜、悍界摩托車組裝等項目相繼投產見效。 從德華紡織到無花果小鎮,一個個貼合克州發展需求,又能嫁接江蘇產業優勢的大項目接連落地開花。與此同時,江蘇把招商親商經驗移植到克州,放眼全國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僅2024年就舉辦了26場招商活動,年內推動簽約落地重大項目10個,協議金額7.05億元、到位資金2.8億元。 “產業造血”還需“消費活血”。2024年,無錫開設第4家阿合奇生活館,冰川羔羊、牛肉干等克州特色農產品從這里走上江蘇居民餐桌。當地17家企業赴蘇開展農產品展銷和品牌推介,“帕米爾臻品”線下體驗店讓克州農業品牌深入人心。圍繞“引客入克”,江蘇推動南京至喀什暑期直航班次由每周2班次增至7班次。2024年,克州全年接待游客1206.07萬人次,同比增長46.77%,游客花費49.53億元,同比增長58.54%,增幅全疆第一。 潤心又聚魂,譜寫一支民族“同心曲” 眼下,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正如火如荼,而在克州早就有“會走路就會踢足球”的說法。2024年11月,來自江蘇昆山的青少年代表隊就與阿圖什市第一中學代表隊在由江蘇支持建設的阿圖什市足球公園進行過一場“友誼賽”。兩地的小球員們在綠茵場上激情拼搏,場下分享比賽心得,從東部平原到西部高原,一顆小小的足球讓江蘇與克州的聯結更加緊密。 蘇克一家親,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在兩地持續開展。2024年,江蘇共組織96名克州青少年赴江蘇、50名江蘇青少年赴克州開展交流,持續推進“蘇克一家親石榴計劃”等特色文化交流項目,春節假期還舉辦“‘錫’城‘奇’緣過大年”活動,邀請阿合奇地震災區師生到無錫過年,兩地青少年的情感在互動中升溫。 克孜勒蘇河流淌在褐色與黛色相間的崇山峻嶺之中,正如有著紅色基因的血脈滋養著中華民族堅挺的脊梁。位于烏恰縣吉根鄉的愛國戍邊精神傳承教育基地有一塊特殊的石頭,刻著“中國 王仕花”字樣,這是江蘇連云港開山島的守島英雄王仕花在聽聞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的守邊事跡后,用開山島石頭刻字與布茹瑪汗的“中國石”交換的禮物。過去一年,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持續推動蘇克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單位建設,擇優獎補12家示范單位,重點打造吉根鄉愛國戍邊精神傳承教育基地、托云鄉“守邊軌跡”主題展覽室等一批“三交”示范點,讓更多人了解護邊員的故事,傳承愛國情懷。(曾雪琦 顏穎)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