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來源:新華日報 ? |
原標題:中國航海日碰上景區免費開放日,5萬個名額“秒光” 牛首山下,歷史航標發出現代回響 “航海日碰上景區免費,特意帶娃來牛首山,看看這兒的人文景致,講講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月11日清晨7點,南京牛首山景區還沒開園,檢票口就已經排起了長隊,連日來的高溫絲毫沒有影響游客的熱情。當日是第21個中國航海日,也是牛首山景區一年一度的免費開放日,兩天前,5萬個免費名額放出即“秒光”。 今年恰逢鄭和下西洋620周年,位于牛首山麓西南的鄭和文化園,當日也是人頭攢動。園里鄭和塑像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時空,看到萬里之外的驚濤駭浪。在南京一所中學任教的陳雪在鄭和墓前佇立良久,“今天一進來就直奔這里,彌補上次的遺憾?!比ツ昝赓M開放日是她第一次逛牛首山,這里的建筑藝術和景區里各色非遺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當時由于時間緊張,沒來得及游覽鄭和文化園?!班嵑陀峦鼻暗暮胶>裰档梦覀兒煤闷纷x傳承?!边@次的參觀收獲,也將成為陳雪為學生準備的重要一課。 牛首山與鄭和的緣分,始于明宣德年間。這位見慣大洋浩瀚的航海家專程到牛首山,行至東峰兜率巖時,看到“下臨絕壑,松濤盈耳”的奇景,深受震撼,當即決定“凌空構閣”,在險峰上捐建兜率殿。雖然鄭和第七次出發后沒有歸航,長眠印度古里,但最終魂歸牛首。 歷史的珍貴,不在于封存,而在于“活化”。每年中國航海日的免費開放,已成為牛首山的標志性行動,自2016年啟動以來,連續10年從未間斷。牛首山還在景區融入航海元素,打造“體驗式”的創新表達。 “爺爺你看,這是鄭和的航線!”一走進鄭和墓史料陳列館,初二學生李毅新就像發現了“寶藏”,指著地面的鄭和下西洋航行地圖,興奮地給爺爺介紹。在課堂上學過鄭和的事跡后,李毅新就一直想到牛首山看看鄭和墓,了解更多細節,“鄭和身上不畏艱險的探索精神一直深深吸引我,這次參觀完,感受更深了?!?/p> 牛首山景區開設的“小小航海家”研學品牌活動,讓孩子們追尋鄭和足跡,聆聽七下西洋的壯闊史詩,自己動手繪制航海圖——當稚嫩的筆觸連接起南京與古里、爪哇、忽魯謨斯……遙遠的歷史變得可觸可感,探索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撒。截至目前,“小小航海家”等課程已接待海內外團隊超300批次,近5萬名青少年參與其中。 今年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綠色航海 向新圖強”,這既是對鄭和和平、開放、探索、擔當精神的賡續,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時代升華。作為一個在礦山上修復重生的景區,牛首山如今的“頂流之姿”正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一筆。 承載著這份精神基因,牛首山景區在傳承發展中不斷探索、創新,歷史的航標正從這里發出現代的回響——近兩年景區年客流量均超600萬人次,位列全省收費景區第二;攜手敦煌研究院舉辦“敦煌不再遙遠——從莫高窟到牛首山”數字藝術展和“絲路遺韻·千年對話——‘牛首山×敦煌’文化周”活動,讓游客近距離觸摸“沙漠明珠”莫高窟那永恒而神秘的脈搏;“牛首十二講堂”上名家輪番登場,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藻安·金陵——牛首山福藻到首飾套裝”奪得2025中國旅游商品大賽金獎,持續講好牛首山故事…… 牛首山還是“科技控”,不斷用最新技術為景區賦能。6月底,牛首山數字化文化展示平臺“數智牛首”小程序全面煥新,依托云渲染、AR、AI等技術打造的元宇宙與知識圖譜,讓歷史人文資源“活”起來?!芭P《UAI伴游”也全新亮相,基于AI大模型技術,結合牛首山文旅知識庫、游客行為數據分析算法,實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陪伴的升級?!肮淦渌皡^還得找地圖、問工作人員,在牛首山只要打開小程序,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彪m然11日景區里人潮涌動,但第一次來的游客劉艷很順利地逛完了熱門景點,對各類非遺也有了了解,“這都是‘數智牛首’的功勞?!?/p> 展望未來,牛首山主要負責人表示:“我們正朝著中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世界級文化旅游區穩步邁進,立志成為南京文旅產業功能板塊的標桿,在文旅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持續書寫新篇?!?/p> 當歷史的航標在牛首山麓熠熠生輝,這座承載著鄭和之魂的山巒,正以破云穿霧之勢,呈現更壯闊的文化圖景。(白睿田 劉自新)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