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來源:新華日報 ? |
原標題:《江蘇省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展覽工作導則(試行)》出臺 打造精品展陳 傳播紅色文化 江蘇省委宣傳部近日印發《江蘇省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展覽工作導則(試行)》,對省內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本陳列、臨時展覽以及數字展覽、網上展覽改陳布展提供科學、系統、可操作的規范指引,推動展陳工作高質量發展。 江蘇革命歷史悠久,紅色資源豐富。該導則出臺,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用好用活紅色資源,打造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展覽,充分發揮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存史留鑒、資政育人作用。 導則要求,革命歷史類陳列展覽必須堅持正確歷史觀、黨史觀,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科學精準、恰如其分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基本陳列可每5年進行一次局部改陳布展,每10年進行一次全面改陳布展。 導則共九章三十七條,對于革命歷史類陳列展覽的主題確定、大綱撰寫、展品選用、審核報批、布展施工、教育利用等工作,均一一提出具體要求。 其中,展覽主題應與基地反映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承載的革命精神相契合,以黨史、軍史、地方史志等權威著述為依據,吸收最新權威研究成果,貫通史實史料史觀,貫穿陳列展覽始終,見人見事見精神。展覽大綱應由基地組織撰寫,邀請對展覽主題、內容有充分了解和研究的黨史、革命史專家學者參與,確保展覽大綱權威、真實、準確。在展品選用上,基地應圍繞陳列展覽主題、依據大綱選用展品,包括重要文物、代表性實物、檔案、文獻、圖片、影像、音頻、手稿、藝術品等,展品來源必須權威、合法,展品應盡量展出原件。形式設計應服從于展陳主題,適度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廣移動客戶端導覽服務、智能體驗等技術,增強展覽的互動性、體驗性。 導則特別指出,基地應充分發揮陳列展覽的教育功能,開展分眾化、特色化社會教育活動,依托基本陳列舉辦流動展覽;根據展覽主題內容出版相關圖書影像、開發相關文創產品;有條件的基地應建設網上展覽平臺,運用新媒體,增強展陳互動性;鼓勵基地交流合作,聯合舉辦展覽,打造精品紅色旅游線路。同時,基地應當加強講解人員培訓,鼓勵革命后代,英雄烈士后代,相關歷史事件親歷者、幸存者、見證者等擔任志愿講解員,推出多語種講解服務、專家導覽和館長講解服務。(顧星欣)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