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在全省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奮力繪就現代化人民城市新圖景 時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召開。會議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明確了“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6個方面內涵,部署7個方面重點任務,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提供了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 未來城市如何進一步“提質”?江蘇怎樣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江蘇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會議精神,表示要堅決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用強擔當、實舉措奮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轉變城市發展理念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動適應形勢變化,轉變城市發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沈劍榮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聚焦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等重點任務,扎實推進江蘇省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四方面工作:提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注的教育、住房、社保、就業等問題,推動新市民從落戶扎根向安居樂業轉變;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推動區域發展從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單極化”向都市圈、城市群組團式、網絡化轉變,健全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強化縣城載體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品質,著力解決城市建設短板問題,深入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動,探索多元主體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城市更新改造路徑;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打通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通道,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推動城鄉共享現代品質生活。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鐵路辦主任吳永宏表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緊緊圍繞“人民滿意交通”發展目標,大力推進城市交通建設,以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支撐和保障城市高質量發展。推動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城市交通規劃統籌、建設協調、服務銜接、管理協同,優化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完善都市圈、城市群快速交通網絡,強化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互聯互通,優化交通道路與城市道路銜接,貫通省際市際斷頭路,提升區域間快聯快通水平;豐富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新內涵新路徑,因地制宜發展城市多元化公共交通,倡導綠色低碳出行,不斷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和水平。大力推廣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應用,打造更加便捷順暢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黨組書記、局長崔永國表示,南京住房和房地產發展逐步邁入成熟穩定階段,存量更新改善將是未來需求主力。下一步,南京市房產局將同相關部門一道深刻把握、主動適應形勢變化,更大力度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更大力度支持“好房子”建設供給,更大力度提升物業管理和房屋管理水平,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全體居民由“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以城市更新為抓手,發掘新動能新路徑 會議提出,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學鋒表示,住建部門將努力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加快住建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發掘探索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新路徑,助力建設創新城市。著力推動房地產發展模式轉型,健全住房保障體系,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努力建設宜居城市。積極推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園林綠化品質,加大城市綠色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力度,深入推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強化垃圾分類處理水平,促進美麗城市建設。深化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持續推動城市內澇精準治理,加強高層建筑規劃建設管控和房屋安全管理,提升城市韌性水平。強化規劃引領,探索建立具有江蘇特色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加強特色塑造和風貌管控,努力形成城市文化共識,用心用情守護城市文明。堅持數字賦能城市建設與治理,讓城市更加智慧。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梁表示,自然資源部門將持續做好城市存量提質增效大文章。突出規劃先行,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引領、支撐和保障作用,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強化區域空間協同,構建組團式、網絡化的現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體系,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突出提質增效,推動城市品質提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統籌人口、產業、城鎮、交通一體規劃,優化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產城人協調融合發展。創新規劃和土地政策,大力實施城市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因城施策、分類調控,支持城市更新,服務構建房地產開發新模式。突出以人為本,提升城市安全韌性。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合理布局城市平急兩用設施,預留防災彈性空間,加強超高層建筑規劃管控,強化基礎測繪賦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引導城市及時補齊短板,守牢城市安全底線。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在美麗南京建設規劃中要‘建設’與‘管理’兩端著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蹦暇┦猩鷳B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是該市“十五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技術牽頭單位,院長田鋒表示,將以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為戰略遠景,緊扣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主線,錨定將南京建設成為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目標,科學規劃,通過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構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良性互促機制,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的美麗南京,助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建設示范標桿,推動南京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勇當排頭兵。 治理模式新突破,高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城市地質工作保障城市規劃、建設、運行全過程。省地質局黨委書記、局長程知言表示,全省地質系統將深化全省城市地質調查成果轉化運用,實施特殊地下空間安全利用示范工程,開展城鎮規劃區域地面沉降、地下水地質環境監測,服務城市地上地下空間統籌規劃、國土空間立體開發;扎實推進城市地質安全風險調查評價,建立城市地質安全大數據共享平臺,構建城市地質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網絡,形成城市地質安全風險“一張圖”,持續夯實城市地質安全韌性基礎;緊扣城市建設需求,全力保障隧道地鐵、道路橋梁、地下管廊、過江通道等城市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安全,靠前服務重點市政工程,為我省提升城市建設能級提供堅實地質支撐。 響應“統籌城市防洪體系和內澇治理”部署,南水北調江蘇水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連沖表示,服務“以水定城”,提升城市韌性,公司將依托江蘇南水北調智能調度系統,優化泵站群運行模式,完善防洪排澇“統一調度、聯排聯調”機制,助力韌性城市建設。深化科技賦能,強化服務支撐。應用“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遠程集控、智能巡檢,實時監測河道水位、泵站運行狀態,強化風險隱患“四預”管理,積極與沿線地區在水源配置、節水護水等領域開展深度協作。 南京市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可科表示,南京數據系統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試點,加快落實全國首部城市治理地方性法規《南京市城市數字治理若干規定》,健全完善全市三級數字治理中心聯動工作機制;聚焦“實戰化”增強綜合平臺功能,加快數字資源底座(NJDOS)建設,更好發揮“一網統管”綜合平臺實戰作用;聚焦“動態化”拓展實際應用場景,堅持邊建邊用,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社會治理體系;聚焦“智能化”打造高效便民熱線,探索運用AI大模型提升熱線數據分析研判能力,奮力在國家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大格局中作出南京貢獻。(白雪 吳瓊 聶偉 劉霞 許愿 姚政宇 田墨池)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