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重大合同和訂單密集落地 江蘇上市公司韌性足潛力大 上半年,江蘇資本市場在“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主基調下,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僅前6個月,江蘇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合同、訂單達123份,總金額數百億元,涵蓋新能源、高端裝備、半導體、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在全球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江蘇上市公司穩扎穩打、銳意進取,把合同金額轉化為營收增量,把在手訂單轉化為發展動能,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半導體與高端制造“穩”中加速 作為江蘇制造業的“璀璨明珠”,半導體與高端制造領域上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圣暉集成控股子公司泰國Acter與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22.8億泰銖(約4.77億元人民幣)工程總承包合同,成為其海外業務的重要里程碑。與此同時,公司在手訂單余額為21.17億元,同比增長11.89%。其中,IC半導體行業在手訂單余額達12.03億元,顯示出其在潔凈機電工程領域的絕對優勢。 不久前,蘇州國芯科技開發的汽車安全氣囊點火驅動芯片CCL1600B成功中標某整車廠商項目,中標金額4600萬元,實現國產48V芯片在汽車電子領域的重大突破。公司負責人表示,此次中標體現了客戶對國芯科技研發能力、產品質量的充分認可,未來將加大在車規級芯片領域的投入。 羅博特科作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排頭兵”,上半年也屢獲大單。公司全資子公司ficonTEC Service GmbH和ficonTEC Automation GmbH與美國某頭部半導體公司及其子公司簽訂了日常經營合同,金額約為1710萬歐元(約1.42億元人民幣),占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2.82%。羅博特科表示,合同的簽署有助于公司提升在光電子封測設備前沿領域的技術水平,鞏固領先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 項目體量屢創新高的背后,是“江蘇智造”的厚積薄發。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唐淑芬說,江蘇上市企業通過“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正實現從“跟跑”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新能源與環保產業“進”中提質 重大合同牽動發展全局,企業出海訂單則直接映射產業能級躍遷。翻閱一系列訂單,江蘇上市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成為亮麗風景線。上半年,龍蟠科技連續出擊,1月與美國Blue Oval達成鋰電材料供貨協議,5月緊握楚能新能源大單,6月又將馬來西亞Eve Energy項目納入版圖,短短數月密集落子亞洲、美洲市場。 另一家新能源企業林洋能源同樣表現不俗。今年以來,該公司以“5+2”開發模式聚焦歐洲、中東、亞太、非洲及新興市場的突破,先后在波蘭華沙、沙特吉達、印尼雅加達等地設立區域總部。同時,上半年該公司與瑞典上市能源集團Suntrade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者擬在2025—2026年間采購300MWh儲能系統,用于瑞典、芬蘭等北歐地區項目。公司還與意大利SVAM公司達成560MWh儲能項目合作開發框架協議,深度布局歐洲光儲市場。 近期,林洋能源子公司林洋電力服務與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毛里求斯電網側儲能項目,中標金額合計約1.79億元。林洋能源高級副總裁方壯志表示,該項目標志著林洋能源海外儲能業務從“試點示范”邁向“規?;桓丁?,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新的中國方案。 環保領域同樣亮點頻出。中電環保上半年斬獲多個大工業水處理項目,累計金額逾3億元,其中,獨山子石化二期項目合同金額達6848萬元,技術路線采用“預處理+膜處理”創新工藝,鞏固公司在大工業水處理領域的市場地位。東珠生態則以35億元獲得老撾土地整理EPC項目,實現“出?!笔仔?,公司海外訂單創下新高。 記者注意到,江蘇上市公司正通過技術迭代搶占綠色經濟制高點。維爾利與山鷹紙業合作的沼氣提純項目,預計10年運營期收入超4.7億元,成為生物質能源領域的標桿案例。中天科技中標24.99億元海洋能源項目,其500kV交直流海纜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海上風電“送出”難題提供江蘇路徑。 傳統產業升級“破”中突圍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江蘇傳統產業通過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實現“破局”。 智能電網是江蘇傳統優勢產業,上半年,江蘇省企業在相關領域持續領跑。通光線纜近期在國家電網等項目中屢獲青睞,中標金額累計超6億元,其全資子公司在特高壓、配網材料招標中表現尤為突出。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公司積極對原有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獲評“江蘇省先進級智能工廠”。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智能電網企業中標國家電網等單位各類項目金額超百億元,同比增長約10%。 江蘇是建筑大省,在工程建設領域,江蘇上市公司同樣表現活躍。太極實業的子公司十一科技以23.85億元中標合肥高新區電子信息標準化廠房項目,創下該公司年內單筆最大訂單紀錄。此外,亞翔集成新加坡分公司中標VSMC FACILITY SYSTEM項目,中標金額約31.63億元人民幣,進一步提升了其在海外工程建設市場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傳統企業通過“升級”“跨界”開辟新增長極。遠航精密通過競得6萬余平方米工業用地,建設“年產2500噸精密鎳帶材料項目、研發中心項目”,提升產品競爭力。秀強股份則與珠??煽诳蓸泛献鹘ㄔO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通過“光伏+制造”模式實現降本增效,預計年均可發電149.4萬千瓦時。(李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