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來源:新華網 |
無錫,這座位于長江三角洲腹地的城市,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文化重鎮和工業搖籃。近年來,無錫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不斷邁出新步伐,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隨著科技創新的加速推進和產業升級的深入實施,無錫正逐步從傳統的“制造之城”向“創新之城”“創意之城”轉變。 無錫市委網信辦聯合新華網江蘇頻道推出“無錫觀察”系列報道,全面展現無錫在經濟社會、產業創新、歷史文化、生態文旅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與未來展望,通過深入采訪與實地調研,挖掘無錫發展的內在動力與獨特魅力。 大運河無錫段的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 新華網南京7月24日電(虞啟忠) 在無錫市錫山區德力佳風電高端裝備項目三期工地上,7萬平方米的廠房正拔節生長。項目經理劉森指著施工進度表說:“4月10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4月16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五證’辦齊,政府部門的高效服務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搶抓市場機遇打下了基礎。按目前的進度,我們10月就能進行試生產!” 幾十公里外,無錫市濱湖區胡埭鎮便民服務中心里,打印機聲剛停,一張嶄新的還帶著溫度的營業執照就遞到了市民張女士手中。她掏出手機拍照發了個朋友圈:“在家門口,45分鐘搞定外地分公司執照!再也不用跨城來回跑啦!跨區域通辦太方便了!” 類似的場景背后,是無錫以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和體驗感為重點,在市場準入、涉企服務、要素保障、法治環境等方面對標一流、因企施策、迭代升級的創新實踐。通過打造“無難事、悉心辦”品牌,無錫正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向精準、高效、可感、可達的更深層次改革邁進。 靶向施策 構建涉企服務新格局 德力佳是從無錫成長起來的風電行業龍頭企業,2018年扎根無錫市錫山區,短短幾年間就成為行業佼佼者,2024年入選江蘇獨角獸企業榜單。從項目一期、二期,再到如今的三期,令人驚嘆的“無錫速度”多次給這家企業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期項目現場,正帶隊在德力佳蹲點服務的錫山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監管科工作人員呂云飛說:“我們提前半年完成土地清表、管線遷移,審批環節容缺預審、多證聯發。對這樣的鏈主企業,無錫拿出了壓箱底的誠意和極限的審批速度,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專心生產?!?/p>
德力佳項目施工現場 “中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哪些優惠政策?”“怎樣進行在線申報?”輸入問題幾秒后,錫企服務平臺AI企服專員“福寶”就給出了答案。 “有時候一些中小微企業自己也不知道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AI會基于企業畫像,智能檢索分析與企業當前階段相適配的政策,并定制專屬的惠企政策報告。”無錫市數據局數字政府處二級主任科員范瀅皓介紹,“福寶”上線半年,服務咨詢超1.3萬次,平臺響應速度從人工時代的平均3分鐘縮短到現在的25秒。據錫企服務平臺統計,近兩年來,無錫市各級涉企部門累計兌現惠企資金18.84億元,惠及經營主體19萬余家(次),其中9.7億余元以“免申即享”的形式發放。 “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需要的政府服務是不一樣的,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對企業的幫助更大、效果更好?!睙o錫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無錫運用數字化手段重構涉企服務:5000余條政策被拆解成“服務顆粒”,通過惠企平臺自動匹配企業標簽,形成“一企一策”智能方案。對鏈主企業,有“土地定制+審批護航”;對“專精特新”企業,濱湖區推出126項輕微違法“免罰清單”,生物醫藥企業可申請最長2年的“監管沙盒”進行創新試驗;對中小微企業,電子營業執照“一照通辦”覆蓋249項業務。數據顯示,這一模式讓企業辦事平均耗時縮短約30%,政策匹配準確率升至90%以上。 制度創新 打造便民惠企服務鏈 無錫市濱湖區胡埭鎮與宜興市萬石鎮、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相鄰,近年來,三鎮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為便利企業跨區經營,三鎮達成了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跨區域通辦合作意向,通過加快建立健全便民高效、標準統一、協同互信的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工作機制,真正讓“多點辦”“就近辦”惠及更多百姓和企業。 胡埭鎮便民服務中心負責人費新喻介紹,自2021年以來,三鎮通辦事項從9項擴大到29項,涵蓋商事登記、城市管理等5大類別。今年上半年,通辦窗口已完成113件異地業務,實現讓“數據跑、快遞跑”代替“群眾跑、企業跑”。
無錫市濱湖區胡埭鎮便民服務中心 不僅是跨區域通辦,多部門協同“高效辦成一件事”也在無錫成為“標配”。無錫市新吳區梅里中學二校區項目負責人唐春陽介紹:“5月15日提交水電氣網聯合報裝申請,5月16日四部門聯合現場踏勘,5月20日全部接入搞定!這要在以前,分頭申請辦理,沒有幾個月時間根本辦不下來。” 無錫市市政和園林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錢韶華用“網購套餐”比喻這項改革:“用戶在線勾選兩項以上的服務,就會自動觸發‘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并接入’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件事’流程。相比改革前,辦理環節減少85%,材料減少96%,時間提速76%?!?/p> 直擊企業痛點、回應企業關切是無錫營商環境建設再升級的重點。一家企業通過“市長在線?惠企留言板”反映跨區縣辦理碼頭備案太繁瑣,留言迅速生成工單直達相關部門。經協調,無錫市交通運輸局將“跨區域港口服務行政備案”集中到市局統一辦理,并同步優化其他4項審批。無錫還推出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按套量化登記”新政,借鑒外省市先進經驗,允許房企按套解押土地份額,為58個陷入“抵押死結”的樓盤解困,讓業主收房即可拿證。 法治護航 織牢發展“安全網” 在無錫識凌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雷春拿起一個醫療手環介紹:“別看它普通,但它能隔著病床精準讀數不用吵醒病人,國內能做到的產品不多?!?/p> 這家手握“獨門秘籍”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年多前卻曾因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危機。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嚴海濤在常規執行中發現:“識凌科技的實物資產近乎為零,但專利、技術這些‘無形家當’價值巨大,一‘破’了之太可惜!”新吳法院果斷啟動“執破融合”創新機制,并通過“府院聯動”,聯合市科技局、市金融辦組成“攻堅小組”,一家家銀行跑,一筆筆賬算透,最終說服主要債權人支持重整。短短35天,“攻堅小組”引入1000萬元戰略投資,化解近5000萬元債務,使企業核心研發團隊得以保留。如今,識凌科技的新產品正服務全國近600家醫院。
無錫市新吳區知識產權巡回法庭涉企保護座談會現場 新吳轄區內聚集了大量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眾多,發展勢頭迅猛。在新吳區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庭長朱逢吉剛送走參加“新知慧盾·大講堂”的企業代表。“知識產權案年增近20%,說明創新活躍,也說明企業信任司法。”朱逢吉介紹,知識產權巡回法庭聯合公安、檢察院、市場監管等部門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矩陣,并運用身邊真實案例開展公開巡講,“就是要讓企業知道,在無錫,企業的智慧結晶有堅強的司法后盾來保護!” 營商環境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自2019年啟動優化營商環境1.0版以來,如今,無錫的營商環境改革已邁入8.0時代。從粗線條到精細化落實,從“事事人為”到AI賦能,全方位提升服務水平、寬領域規范市場行為、全鏈條支持企業創新、多舉措保障企業權益的“無錫方案”已成為這座工商名城的靚麗名片。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