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來源:新華日報 |
原標題:城市科技館煥新升級,高校科普館敞開大門—— 暑期“第二課堂”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終于盼到重新開放!”7月25日,記者在南京科技館出口遇到南京市民王娟林時,她正與7歲的兒子探討剛剛在館里看到的航天奧秘。這位85后母親直言,炎炎夏日里,科普場館是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激發他們科學興趣的“第二課堂”。 與王娟林想法類似的家長不在少數。25日上午剛過9點,南京科技館門前就排起長隊。到周末,館內更是火爆,與機器狗互動、參與科學實驗秀、收聽公益講座,處處充滿驚喜。數據顯示,這座不久前完成改造、煥新升級的科普場館,在7月19日重新開放的首個上午,便吸引來1萬多名游客,暑期該館還開啟了“無休模式”。 什么才是科技館煥新后最吸引孩子的“章節”?“觸摸宇宙——太空科學藝術展”給出了答案。執行策展人田田介紹,他們不僅為孩子們準備了尺寸適配的宇航服和航天手套,還特別預留了一個項目:“參觀者寫下姓名或祝福語,將被錄入芯片,由火箭搭載送入太空?!?/p> “3、2、1——發射!”在南京科技館的空間站VR體驗區,隨著“指令”發出,10歲的廈門小游客陳樂樂攥緊扶手。眼前的屏幕里,火箭沖破云霄,強勁的推力仿佛壓在肩上。1:1還原的空間站核心艙里,操作面板閃爍著微光,借助VR設備的渲染,地球的弧線在眼前的舷窗里緩緩展開?!昂⒆訉教旆浅0V迷,已經在館里一個半小時了。”陳樂樂的父親說。 “引人入勝”——這是不少家長對南京科技館最直觀的評價。王娟林告訴記者,以往暑期也曾帶孩子來科技館,但改造前部分設施老舊,孩子往往意猶未盡,經過近一年的升級,頓感新意滿滿。 今年暑期,不少“寶藏高校展館”同樣對公眾敞開大門。7月24日,南京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博物館內,來自鼓樓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正進行微生物實驗操作。館長戴建華介紹,今年暑假以來,這座省內品種最全、數量最多的動植物標本館已迎來1300多名中小學生。 “推開動物標本室的門,像走進了一部立體的自然百科全書?!蹦暇┦薪鹆晷W學生余沐涵說。玻璃展柜里,雪豹標本的皮毛泛著冷光;丹頂鶴單腿佇立,鶴頂在燈光下宛若不滅的星火;昆蟲翅膀上紋路精細,連翅尖微小的缺口都清晰可見。“每一個標本,都是自然寫給人類的信,信里藏著物種生存的密碼,也蘊含著對自然生靈溫柔以待的囑托?!庇嚆搴f。 展廳內,孩子們翻看著民國時期斑駁的植物標本冊頁,在互動中點亮白鱀豚研究者周開亞的科研足跡。如何讓這些靜態展品“活”起來?戴建華想了不少創意點子——他不僅發動大學生志愿者帶著中小學生一起體驗昆蟲和植物標本制作,還推出場館的專屬主題印章。只要完成特定“闖關打卡”任務,就能獲得動植物明信片等博物館文創產品。為了收集印章,很多孩子“忙”得不亦樂乎,激發出極大的科學探索熱情。 高校博物館給青少年帶來什么?在戴建華看來,高??破請鲳^只有對外開放,才能成為一方持久深耕大眾、面向中小學生的教育沃土,在科普教育過程中傳播科學家精神,讓更多人聽見生命的故事?!拔磥砦覀冞€將建設數字化博物館,挖掘標本背后的故事,增加博物館科普互動性與教育性,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贝鹘ㄈA說。 不止南京,記者了解到,這個暑假,揚州科技館推出名為“未來探索家:AI與科技的奇妙之旅”的主題活動;泰州串聯起高校場館、社會場館、企業場館、科普旅游基地等,打造若干科普研學線路。諸如此類的舉措,在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營造“第二課堂”的同時,也不斷拓展著場館功能。(李睿哲 張宣 程曉琳)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