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來源:新華日報 |
7月中旬,一艘利比里亞籍油輪“謝麗爾”輪緩緩靠泊荷蘭鹿特丹港。這艘船上裝載著1.34萬噸特殊貨物——來自中國首家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單”企業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航煤,這也是我國生物航煤首次規?;M入國際市場。灌云,這個蘇北沿海縣,成為這一歷史性突破的起點。 生物航煤是以“地溝油”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的清潔燃料,兼具資源循環利用與碳減排雙重價值,在全球航空業加速“雙碳”進程的當下,備受矚目?!暗牵锖矫撼隹谠媾R無證難行的困境。由于缺乏生物航煤專屬出口編碼,這類新型綠色生物能源長期被歸類至傳統航油稅號。根據成品油出口配額管理制度,如果拿不到許可證就無法實現出口?!蔽挥诠嘣瓶h的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健說。 為推動生物航煤出口,連云港市和灌云縣積極作為,省市縣相關部門聯動配合,主動對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能源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經過不懈努力,制定的監管方案終于獲得認可。在此基礎上,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能源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創新推出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單”制度。 “‘白名單’制度的推出,對我們企業來說太重要了,這是我們能夠成功出口的關鍵因素?!焙谓〖拥卣f,“連云港市和灌云縣的相關部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積極向上爭取,主動為我們排憂解難,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支持。” “我們參與構建起市縣區三級監管機制,將服務與監管相結合,積極探路?!惫嘣瓶h臨港產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被稱為“綠色通行證”的制度,通過跨部門數據共享構建起屬地動態監管網絡:產業部門核定企業產能,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生物基碳含量檢測等。獲批企業可在核定產能內自主申領出口許可證,打破了傳統成品油出口的配額限制。 連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項目的落地與發展,也是灌云縣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注腳。2022年9月,項目正式簽約,灌云縣便開啟了全方位的服務模式,灌云縣臨港產業區推進領導班子項目包保責任制,全鏈條優化審批、全周期提升服務,項目服務專班成員每天穿梭在工地之間,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嘉澳項目的生產需要搭建兩條110千伏的高壓線,企業將問題反饋至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管委會,管委會立刻行動起來,與縣供電部門一起,幫助企業與省級部門協調,并解決沿線的組建、安裝、拆遷等問題。不到半年,兩條高壓線便送進企業廠區。 在專班協助下,項目2023年1月動工,2024年10月試生產,11月產出合格產品,僅約22個月就實現投產。“在其他國家起碼要3到5年,BP、殼牌等跨國公司來到這里參觀時,都說不可思議?!焙谓〗榻B。 走進連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廠區,儲罐林立,管廊縱橫,預處理、制氫、加氫等裝置正開足馬力,火熱生產,經過3道工序生產出的生物航煤像水一樣澄澈透明。這是國內首條單線年產能50萬噸級生物航煤項目,成品轉化率達74%,位于行業前列。隨著國內國際航空業對可持續燃料需求的增長,產品供不應求。 嘉澳公司斥資1.1億元在連云港建設SAF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廢棄油脂差異化預處理技術,結合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UOP國際先進的高轉化率加氫工藝和二次污染物處理技術,實現了廢棄油脂到中間油,再到生物質能源的三級跳躍,其間成功申報國際國內專利8項。這個源于城市廢棄物的能源產品,不僅有望撬動每年超50億元的外貿增量,更開創了“政策創新+技術攻堅”的綠色生物能源發展新模式。 “未來,我們將繼續深挖產業革新技術和產能潛力,項目二期將產能擴至100萬噸/年,同時,秸稈、玉米芯、藍藻都可能成為我們的原料。目前車、飛機已經用上可持續燃料,下一個目標就是輪船,通過對石油基能源的替代,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焙谓≌f。(吉鳳竹 馬兆軒 孫航)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