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來源:新華日報 |
這個夏天,中國大地上最滾燙的,不是氣溫,而是球場上此起彼伏的吶喊。 從“蘇超”“贛超”到“浙BA”,從足球、籃球再到乒乓球,遍地開花的“超”級賽事,正形成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比學趕超”態勢,勾勒出中國民間體育蓬勃生長的鮮活圖景。 8月2日至3日,“蘇超”第八輪6場激戰鳴哨開賽。同一時間,第四輪4場“贛超”也如約而至。 “贛超”的前身是2021年啟動的“江西省足球協會超級聯賽”。今年,賽事借鑒“蘇超”的成功實踐,實現了從“協會超級聯賽”到“城市超級聯賽”的關鍵迭代。在賽制優化、城市榮譽體系構建及文體旅商融合等一系列變革中,最核心的突破在于賽事內核的轉變——從過去“為俱樂部出征”,升級為“為城市而戰”。這一調整精準激活了當地球員與球迷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讓賽事與城市情感深度綁定?!疤K超”之后,又一地方足球賽事——“贛超”于7月12日登場,熱度持續攀升:前三輪場均上座人數分別達13392人、15687人、15745人,多場比賽門票開售即告“秒光”。 “湘超”尚未正式開賽,便已引起關注。除了株洲以“全城尋找‘株’隊友”的創意招募口號吸睛外,源自“蘇超”的熱?!氨荣惖谝?,友誼第十四”,更被巧妙本土化成為“友誼第一,長沙第十四”,在球迷間快速流傳。 與江蘇13個設區市發展相對均衡的態勢不同,湖南14個市州中,長沙以2024年GDP突破1.5萬億元的體量獨占鰲頭,占全省經濟總量超三分之一。正如草根球員打趣所言:“‘蘇超’是十三太保各爭鋒芒,‘湘超’則像十三個‘充電寶’,聯手‘圍剿’長沙?!边@般調侃,既透著各地球隊不服輸的勁頭,更藏著地域良性競爭如何借體育賽事轉化為協同共進動力的深意。 還有更多“省超”將于今年亮相。廣東將推出的“粵超”,除本地市民外,還允許港澳臺球員報名參賽。山東“魯超”計劃將全省15個城市科學劃分為四大賽區,全面推行主客場賽制,提升賽事專業性與觀賞性。為彌補足球重鎮青島未納入“魯超”體系的遺憾,特別策劃首屆“齊魯球王爭霸賽”,邀請“魯超”冠軍與“青超”(青島市超級聯賽)冠軍巔峰對決,回應球迷關切。盡管四川“川超”宣布賽事延期,但已明確表示將充分借鑒“蘇超”在組織、運營和氛圍營造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并計劃組建多達31支球隊參賽。 如果說“蘇超”點燃了“城市榮譽+足球”的火種,那么浙江全新推出的“浙BA”則巧妙地結合了“縣域經濟+籃球”,打出了一套精彩的組合拳。 “浙BA”的賽程設計獨具匠心:來自浙江全省90個縣市區的隊伍參與了“預選賽+城市爭霸賽”。勝出的隊伍不僅代表所在市參賽,還將獲得冠名權——如“杭州富陽隊”“紹興諸暨隊”。此外,每個市還會從其他隊伍中挑選球員組成一支市級聯隊,最終形成“11支縣級冠軍球隊+11支市級聯隊”的獨特格局。自2025年8月15日至2026年2月,這22支隊伍將混編進行比賽,直至決出總冠軍,這一過程也被網友戲稱為“百縣大戰”。7月27日,杭州賽區預選賽圓滿落幕,富陽隊以89:61戰勝上城隊,榮膺冠軍并成功晉級下一輪城市爭霸賽。據報道,決賽的門票在1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吸引了超過8萬名觀眾在線觀看。 “浙BA”的特點在于賽程長、場次多、舉辦地廣。僅十來天便完成250場比賽,周五至周日3天就超過90場,高效率背后是浙江深厚的籃球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的體現。據浙江省體育局發布的《2024年浙江省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浙江目前擁有超過55000個籃球場地,總面積達3271.35萬平方米,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諸暨因擁有2251片籃球場,在2011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擁有標準籃球場最多的縣級市”,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承辦CBA完整賽季賽事和全明星周末的縣級市。 獨特的賽制不僅盤活了場館資源,更為浙江各縣域提供展示自身特色的舞臺。比如,諸暨(被譽為“世界襪都”“珍珠之都”)對陣柯橋(被稱為“世界布都”),催生了諸如“諸暨‘珍’行,柯橋‘布’行”的妙趣橫生的口號;而蕭山與柯橋之間的比拼,則暗含著產業鏈上的較量,輸贏被戲稱為“決定供貨量”。賽場之外,柯橋的老板們通過直播帶貨推出“輸球特惠布料”,充分展現了浙江人的商業智慧。 此外,7月舉行的2025張繼科杯全民乒乓球爭霸賽,吸引了來自30個地區1200多名選手參與。這是首位奧運冠軍以個人名義舉辦的全民賽事,標志著體育明星正從“競技偶像”轉向“大眾引領者”。 各地十分注重打造“第二現場”,讓賽事成為推動地方文旅融合的新引擎。比如,宜春借助“贛超”打造“足球+文旅”“足球+消費”“足球+文化”“足球+公益”的“四重融合”生態,除了推出憑球票免景區門票、主場外設夜市,中場秀融入當地采茶戲、儺舞等非遺表演,主場門票費、賽事贊助費還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公益基金,用于鄉村足球場建設?!罢鉈A”主打全民和全域概念,提出更創新一點、積極“整花活”;更草根一些、善于“接地氣”,通過推出“跟著浙BA游”系列套餐,實施主場城市深度體驗計劃,開發“球票+門票+住宿”聯合優惠產品等,打造一場全民參與、全民展示、全民有感的超級大狂歡。 無論是哪種“球”,怎么“玩”,全民性、人民性和草根性都是這些賽事共同的鮮明底色。以“贛超”為例,開賽僅一個月,便迅速響應網友建議:將球衣背后的球員名字由字母改為漢字,全面提升直播畫質,并對解說團隊進行重新招聘與專業培訓,切實回應球迷期待。7月26日,“蘇超”通過“豚寶信箱”積極回應球迷關切,針對“每周都想看比賽”“淘汰賽采用主客場制”等呼聲,官方明確表示:“將在下一年度方案制訂中予以充分考慮?!边@種虛心“聽勸”的姿態,真正踐行了“全民參與、網友共創”的辦賽理念,讓賽事在群眾的智慧與熱情中不斷“生長”,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2025年7月25日,貴州榕江“村超”回歸。在經歷特大洪水侵襲后浴火重生的賽場上,新立起幾根銀色標桿,離地近7米處,一條醒目的紅線旁鐫刻著“2025·6·24洪水線”。這行字,不僅是對一個多月前那場吞噬綠茵場的災難的深刻銘記,更成為體育精神凝聚人心、眾志成城的生動注腳。 球是圓的,散布在全國各地的賽事,也正以“圓”為韻——圓融著地域文化,聯結著八方情感。正如網友所言:“蘇超”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盛景。期待更多地方的“超”級賽事涌現,讓在家門口看一場比賽的全新生活方式,成為滋養社區精神、促進文化交流的沃土。(陳潔) 責任編輯:王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