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來源:新華日報 |
圖為8月9日,在張靖皋長江大橋江中主塔上,中交二航局施工人員采取避高溫和溫控措施,夜間開始澆筑鋼管混凝土。王力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經過近3年奮戰,到8月上旬,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錨碇“破土而出”,轉入地面作業。在靖江市馬洲島施工工地,北錨碇正在進行最后一層頂板施工,這標志著北錨碇建設邁入最后沖刺階段。 作為大橋承受主纜拉力的“心臟”,錨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張靖皋長江大橋北錨碇基礎采用支護樁結構復合地連墻形式,施工面積相當于15個標準籃球場,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地連墻錨碇基礎?!斑@是全橋的關鍵工程,承載著上部結構14萬噸的錨固力,直接關系全橋建設進度。”中鐵大橋局集團張靖皋長江大橋ZJG—A2標項目部工程部技術骨干林梓勝說,頂板完工后將轉入地面以上錨塊施工,整個北錨碇工程預計明年年中完成。而頂板作為錨碇結構的核心承重部分,其施工質量直接關乎整座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項目部創新采用分層分段澆筑工藝,共分3層澆筑。 據了解,在過去3年時間里,北錨碇施工團隊從島下67.5米的深度開始作業,通過內襯、填芯、隔墻等工序,逐漸為這個“超級地基”夯實基礎,北錨碇也由“地下城堡”逐漸躍出地平面,目前“身高”已達1米。 在長江中的孤島馬洲島上建造超級錨碇,面臨物資運輸、天氣變化和技術創新三重挑戰,項目團隊推出物資“接力賽”、天氣“游擊戰”、技術“破冰術”三項破局舉措,建立24小時物資響應機制,實現船舶卸貨、質量檢測、倉儲分配全流程高效銜接。他們還與氣象、應急管理部門建立預警聯動,精準捕捉施工“窗口期”突擊澆筑。 張靖皋長江大橋預計2028年建成通車,大橋建成后將實現6項“世界首創”和6項“世界之最”。(顧介鑄 張園) 責任編輯:王潔 |